劳动争议调解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3-02-19 17: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摘要: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
摘要: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劳动争议调解,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
其一,由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委员会进行的调解;
其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持的调解;
其三,由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的调解。
三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是主持调解的单位不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由在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调解小组负责进行,调解组织由本单位的职工代表、企业(单位)代表以及本单位的工会代表三方人员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则由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持,实行仲裁管辖,受理本辖区内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由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工会代表及政府指定的经济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具体由劳动仲裁庭负责调解。
人民法院主持的劳动争议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法庭主持下进行,代表国家对劳动案件予以调解。
劳动争议仲裁在对劳动争议实现仲裁之前,先进行调解,不能达成调解协议时则进行仲裁。人民法院在对劳动案件作出判决之前,亦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则进行宣判。
上述三类调解均属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范畴,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承包合同纠纷该如何解决
针对劳动承包合同纠纷,可采取以下解决途径: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寻求和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寻求第三方介入调和;如仍无法解决,可依据合同约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专家进行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最终判决。
劳动纠纷追诉时效是多久内完成调解程序
针对劳动纠纷的调解程序,其追诉时效通常为一年。调解委员会接手后,一般会在15日内完成调解。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会及时通知当事人。三个答案合计总字数保持不变。
处理劳动纠纷如何收费?
处理劳动纠纷时,具体操作如下:
1. **调解**:双方可自愿选择调解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后,纠纷即告解决。此方式适用于争议不大、关系需维持的场合。
2.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按仲裁程序进行审理。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履行。仲裁费用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具体标准可查询当地仲裁机构规定。
3. **诉讼**:若仲裁不成或双方不愿仲裁,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同样根据争议金额累加计算,且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充分举证,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若对判决不服,可依法上诉。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争议解决效果等,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