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内容
更新时间:2019-01-26 13: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解读】本条是关于仲裁申请书的规定。
(一)书面申请
根据本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书面形式申请仲裁,有利于明确表达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及其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也便于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以及在决定受理后,向被申请人转达原告的仲裁请求及其依据,方便被申请人行使答辩的权利,有利于仲裁活动的进行。因此,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以书面方式进行,应当向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根据本条规定,申请人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应按照被申请人人数递交相应份数的仲裁申请书副本,即与仲裁申请书内容相同的文本,是相对于递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那份仲裁申请书而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保留一份为正本,送达被申请人的各份为副本。
(二)仲裁申请书的内容
仲裁申请书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要求对争议事项进行仲裁审理的书面申请,是重要的仲裁文书,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申请人提起仲裁的根据,申请人为争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本案并在仲裁中争取有利法律后果,应当认真书写仲裁申请。法律对仲裁申请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规范是必要的,这既有利于原告写清楚事实根据与申请理由,也有利于送达被申请人,使其知晓仲裁事由,方便仲裁活动的正式展开。根据本条规定,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申请书应当按申请人、被申请人分别列明以上情况。申请人由法定代理人代为仲裁的,或者申请人委托律师或他人代为仲裁的,还应说明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代理人是律师的,只要写明其所属
律师事务所的名称,而不需写明律师的基本情况。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仲裁委员会审核、认定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便于仲裁委员会与当事人进行联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信息;其次,详细列出具体的申请事项;然后,清晰描述争议的事实和理由;最后,提供涉及争议的证据和证人信息。如书写困难,也可选择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记录。确保您的申请书内容详尽且符合法律要求,以加快仲裁进程。
劳动仲裁纠纷申请书
撰写劳动仲裁纠纷申请书时,首先要明确标题和双方基本信息。随后,详细描述争议的事实和原因,提出明确的仲裁请求,并附上相关的证据及其来源。最后,提供可能的证人信息。若您在书写方面遇到困难,也可以选择口头申请,仲裁委员会会为您提供相应的帮助。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格式
在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时,核心要点包括:明确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信息、列出具体的申请事项、详细描述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信息。如遇到书写困难,也可选择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记录。确保核心关键词一致性,突出申请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