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更新时间:2021-06-20 12: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对于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需要妥善进行处理,如果因为工伤发生劳动争议的,作为当事人是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进行劳动仲裁的,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那么,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案由:工伤待遇争议

  申请人:吉某,男,1982年8月12日生,汉族。

  工作单位:山西省和顺县某公司。用工性质:聘任制。

  住址: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村、

  被申请人: 山西省和顺县某公司

  地址:山西省和顺县

  劳动仲裁请求事项:

  1、请求裁决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

  2、请求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因工受伤的相关费用,合计105000元。具体如下:1、一次性医疗补助金3000元×18月;2、一次性就业补助金3000元×9月;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000元×8月。

  事实与理由:

  2011 年8月6日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作业时腿部严重受伤。经和顺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左小腿多处软组织擦伤。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伤势进行了治疗及护理,同时认定为工伤。在被申请人的组织下,申请人于2012年1月经榆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伤残。

  由于被申请人未能依照有关规定落实申诉人的工伤保险待遇,给申请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为维护申请人的正当权益,特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支持申请人的请求!

  此致

  Xx劳动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签名):吉某

  2012年3月25日

 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二、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该仲裁时效可中止、中断;

  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

普通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区别

  1、仲裁范围上,劳动仲裁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民事争议仲裁解决的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不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纠纷以及非平等主体间的行政争议纠纷。

  2、管辖范围方面,劳动仲裁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当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民事争议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制度,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3、在诉讼的关系上,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纠纷不经仲裁程序,不得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民事争议仲裁则采取自愿原则,实行或诉或裁的规则,在仲裁协议合法有效存在之前提下,法院不得受理。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的内容,在工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中需要写清楚申请人信息,还需要明确劳动仲裁请求事项,另外还需要阐述清楚相关的事实及理由,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信息;其次,详细列出具体的申请事项;然后,清晰描述争议的事实和理由;最后,提供涉及争议的证据和证人信息。如书写困难,也可选择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记录。确保您的申请书内容详尽且符合法律要求,以加快仲裁进程。
劳动仲裁纠纷申请书
撰写劳动仲裁纠纷申请书时,首先要明确标题和双方基本信息。随后,详细描述争议的事实和原因,提出明确的仲裁请求,并附上相关的证据及其来源。最后,提供可能的证人信息。若您在书写方面遇到困难,也可以选择口头申请,仲裁委员会会为您提供相应的帮助。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格式
在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时,核心要点包括:明确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信息、列出具体的申请事项、详细描述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证人信息。如遇到书写困难,也可选择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记录。确保核心关键词一致性,突出申请书的重点。
律师解答动态
谭彪律师
谭彪律师
4分钟前
应该属于民事纠纷,直接去法院起诉要求退款。
你好,建议谨慎、以防被骗
张仁山律师
张仁山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协商不成,建议报警处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网课分期付款本身合法,只要双方自愿约定且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过实践中可能存在诱导分期、利息过高、课程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依据《民法典》,不满8周岁未成年人实施的消费行为无效;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