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

更新时间:2019-01-25 18: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问题,《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4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60至61条、《劳动争议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268号附件)第2项规定:(1)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问题,《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4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60至61条、《劳动争议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268号附件)第2项规定:

    (1)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处理费主要内容包括:鉴定费、勘验费、旅差费、证人误工补助和文书表册印制费等。

    (2)受理费由申诉人在收到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书后5日内预交。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放弃申诉处理。每件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标准是: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50元。

    (3)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5日内预付,预付金额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视案情而定。结案后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按实际开支收取。与直接处理本案无关或超出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如旅差费标准)的开支不得列入处理费向当事人收取。

    (4)①、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②、经仲裁委员会裁决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败诉,一方胜诉的,仲裁费由败诉方负担(败诉方当事人是职工且4人以上具有共同理由的,由仲裁委员会根据人数决定他们分别应负担的仲裁费数额。);当事人部分败诉、部分胜诉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酌情分担,双方分担的数额由仲裁委员会决定③、撤诉案件,仲裁费申诉人负担。 ④、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的鉴定、勘验结论有异议并申请复议(查)的,费用由申请方预付,经复议(查)否定原结论的其费用列入劳动争议处理费;未否定原结论的,其费用由申请方据实结算。

    (4)职工当事人一方,如交纳仲裁费有困难的,可申请减、缓、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003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仲裁收费吗,怎么收费标准
你好!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由申请人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列明仲裁申请的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同时还需要提交跟申请事项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的复印件。目前我国的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问题,如何收费呢
劳动仲裁要看具体仲裁事项确定费用
全权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
目前劳动仲裁案件是不收费的。但委托他人代理的代理费有自行协商处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仲裁的费用怎么收取!
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劳动争议仲裁是不收费的。新法实施以前,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劳动仲裁收费怎么收费
你好,请问具体是怎么样?
劳动仲裁书代写如何收费?
您好需要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确定收费
劳动仲裁如何收费的?
劳动仲裁是不收费诉讼费的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任何一方不服,都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实行先裁后审的制度。
如何赔偿购买发霉的火腿肠
你好,可以向食品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拼多多买东西发晒图表扬返现违法吗?
你好,可以询问拼多多相关客服人员
到别人家还东西,被狗咬了,能得到赔偿吗
被狗咬可索赔。若狗主人认可全责,可协议赔偿;若有争议,可报警调解;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需提供证据证明狗主人责任。注意保留医疗票据等证据。
在家长知情的情况下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能开电竞酒店吗?
未成年人通常不具备独立开设电竞酒店的法律资格。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由法定监护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或待年满18周岁后再行开设。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个人年龄、
你好,我想问一下,就是一个孩子15岁,然后他的父母离婚了,但是他的父母不想养这个孩子
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决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时,法院会考虑双方的抚养条件、孩子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等因素。如果一方能提供更稳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法院可能会倾
对方车主和我方车主都有责任
当双方车主都有责任时,协商解决赔偿问题是常见的方式。首先,双方车主可以共同评估损失,并尝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其次,可以探讨责任比例,根据各自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