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9-01-26 0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执法主体不同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执法主体不同

  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三方面的代表组成。

  二是法律行为不同

  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作用的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三是工作职责不同

  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

  劳动仲裁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进行,不需要相关人提出请求;而劳动仲裁机构则是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否则,仲裁部门不主动介入。

  四是法律地位不同

  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同接受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而在劳动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机构是一种“中间人”,不作为当事人而处于“第三者”的地位。

  五是法律后果不同

  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有关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在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执行。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并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法定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才发生效力,有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也不是以仲裁机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而是以劳动争议的另一方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

  六是执法手段不同

  劳动监察既包括事后矫正,也包括事前预防;而劳动仲裁则属于事后矫正。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确保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两者不仅不排斥,而且可以通过相互配合起互相补充的作用。

深度阅读:

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劳动仲裁指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有什么区别
劳动仲裁是裁判结果,劳动监察是指执行监督管理
被裁员后公司拒付赔偿金,究竟是找劳动监察还是劳动仲裁。两者有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区别:性质不同;机构不同;适用法律规范不同;程序不同等等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有什么区别?
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的区别是: 1、执法主体不同。 2、法律行为不同。 3、工作职责不同。 4、法律地位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 6、执法手段不同
律师解答动态
物业不作为可先向业委会或社区反映要求督促整改,若无效可联合业主召开业主大会更换物业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看各地政策,并不是你妹占了,而是你的户口已经迁出,而你妹妹的户口没变动。建议直接咨询娘家村委会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3分钟前
你好,可以说说具体情况,给你分析
你好!如父亲杀人判刑,父亲没有钱赔偿死者家属,不需要儿子赔偿,但儿子如能为父亲赔偿钱给死者家属,如能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你好,这边是按合同约定的进行的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