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会受到的处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6-12-21 11: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劳动法保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接下来,下文为你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用人单位”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即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3、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4、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7、违反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用人单位由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9、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1、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2、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13、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违反单位规定的工人可以罚款吗?
不合法,单位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只有行政单位才能进行罚款,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用人单位存在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等,劳动行政部门会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单位不按规定处理垃圾多少罚款?
如果不按规定投放垃圾,单位将面临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则会被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此外,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将责令违法者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改正。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对于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应按规定时间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场所。在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需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再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收集场所。 此外,随意倾倒、抛洒或堆放城市生活垃圾是被严格禁止的。违反这一规定者,同样会收到上述的处罚通知和罚款。
企业管理人员能对员工进行罚款吗?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
我国当前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扣员工工资的法律依据,所以大多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来执行,如有争议可先协商。
律师解答动态
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等,以便追查诈骗者。
有风险,身份证信息可能被滥用,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聊聊
施友根律师
施友根律师
14分钟前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19分钟前
房产纠纷可以处理,具体留言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19分钟前
需要加盖公章的,这个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