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如何应对职场不平等遭遇

更新时间:2013-11-07 11: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何面对这些困惑和无奈的等待,将职工的纠结和烦恼化为积极的工作能量,记者通过采访三类较为让职场人关注的现象,特别请了平谷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郭有才进行了点评。同时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

  如何面对职工困惑和无奈的等待,将职工的纠结和烦恼化为积极的工作能量,下面找法网为您整理劳动者应对职场不平等遭遇的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够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

  伤不起爽约的等待—— 承诺何时兑现

  职场现象:又快到年底了,在翻译公司工作的周小姐想起来心里总不是滋味,但又有所期盼:“年初单位说好了每月完成考核指标,季度奖就翻番,而且年中还有一次国外旅行的奖励。”为此,她一直在努力奋斗,甚至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如今虽然每月都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但单位却“爽约”了,奖金说是推迟到年终一块发,奖励的旅行说是因为当前工作太忙,以后会加倍回补。这让周小姐的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万里长征已经走完一大截”,就剩最后的两个月了,她依然期待拿到那份厚厚的奖金,同时想起不知何时能“补偿”的旅行,又有点惆怅。

  和周小姐一样,身为律师的陈女士也为遭遇了用人单位的爽约而烦恼。3年前陈女士刚入职律所的时候,负责人就和她约定在业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把她作为律所的合伙人之一。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打拼,因为她而慕名来律所咨询和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律所对他“合伙人”的承诺却一推再推,让她很是无奈:很多业务资源都在这个所里,跳槽肯定会影响以后工作的开展,可是留下又是难以面对遥遥无期的等待。

  郭有才点评:企业方许诺的承诺爽约,职工当然不高兴。至于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职工有知情权,需要了解真实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企业资金临时紧张,发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职工可以理解。另外一种是企业有钱,就是压着不发,那样会给职工忽悠的感觉,让职工感到不可信,以后做什么事情就很难凝聚职工的力量。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讲究诚信,给职工的承诺,要尽量做到,才能激发起职工的动力。记得有一家汽车企业,企业老总为了鼓励职工做出业绩,指着大街上的豪华汽车说,只要大家努力,过几年我们就都开上这种豪华的汽车了,职工努力了,3年后,职工真的开上豪华汽车了。这家企业最后进入了世界500强。

  对比之下,讲究诚信的企业更容易把企业做大做强。

  伤不起茫然的等待——任务何时明确

  职场现象:“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这是一句很引人深思的话。很多人都同意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人慢慢就会颓废。而在现代职场类似的状况却并不鲜见。从事美术设计的小冯今年7月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在近4个月工作的时间里,最让他感到疲惫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每天工作会是什么?”他说,入职后公司就让他给一个设计当助手,其实也就和过去的学徒没什么两样,所有的工作都是等着那位设计师分配,很多时候是按点去上班,坐在办公室等候分配工作,有时闲得无聊,有时又忙得恨不得变成两个人,还有很多时候充当拎包的角色。“作为一名设计,思想是很活跃的,工作性质也应该是主动性特别强的,但现在的感觉是很被动,无法有自己的空间和自己安排工作,这种近乎精神上的折磨是让人非常痛苦的。”小冯说,他真希望能早日结束这种待命般的茫然等待。

  对于小冯的经历,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李先生则表示,不仅职场“菜鸟”如此,在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公司里,一些领导的压制,也让很多职工没有自主安排工作的机会,情感上的压抑会让人产生对工作的消极,对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

  郭有才点评:想要职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对工作产生积极效应,如果用人单位能给职工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或许能收到意外的惊喜。给职工做职业生涯规划,目前看来,是比较规范的单位才能做到的。

  其实,北京市总工会早在2011年10月就正式颁布了《北京“十二五”职工发展规划》,围绕职工发展的六项基本权益,就业权、收入权、安全权、保障权、参与权、职业发展权,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职工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北京市职工提供就业有平等机会、收入有同步增长、工作有安全保护、保障有多元平台、参与有充分渠道、职业发展有支撑条件的职业环境。

  有了《规划》,更需要公司去执行,去落实。

  伤不起恼人的等待——报销何时到账

  职场现象:月末报销日总是让导游小张期盼又纠结。作为一名导游,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要自己先付费用,然后到月末再到公司统一凭票报销的。然而,令他烦恼的是,原本应该一月一结账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公司总是会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而拖延到下月,甚至最多时发生过4个月一结账的情况。小张表示,住宿费、车票、餐费、景区费等等,对于一个收入不高的导游来说,即使每月一结账也是一笔不菲的花销,如果积压到下个月就会影响到个人生活。“房贷、养车、社交等等,我一个小导游能有多少钱,公司积压报销款,如果遇上我有个急事,用个钱都不方便,所以有时面对单位拖延,即使嘴上不好意思说,但心里确实挺纠结、也挺烦的,就盼着报销费用能早点下来。”

  职场上辛苦工作是为了赚钱生活,如果总是感觉倒贴钱在干活,相信有此遭遇的职工都会觉得憋屈。

  郭有才点评:公私分明,这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让职工垫付资金,是很不规范的行为。

  职工替企业垫付资金,本身是对企业的一种信任。职工信任企业时,企业不能无动于衷,装做不闻不问,该报销的账务还是应该及时报销。企业方也需要站在职工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要考虑职工的实际情况,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不能因此让职工处于经济紧张的局面。

  如果企业利用职工对企业的信任而一再拖延报销,这是对职工的冷落,也是对职工信任的一种亵渎,这样的事情多了,职工的心就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企业也很难发展下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013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者如何维权
向你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求续签。如果你签,你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
劳动者如何维权
单位不续签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
不同工同酬,劳动者如何维权
这种情况在中国很普遍,没办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遭遇同工不同酬,如何维权
你好。已回复,建议到区劳动部门申请仲裁,维护权益。
您好,想请问工伤认定的医疗费用等费用可以打到个人账户吗?
工伤认定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灵活,一般打到单位账户,但个人支付时,可提供证明后直接打至个人账户。选择支付方式时,需考虑报销便利性、资金安全性及个人与单位间的协调沟
假如工人在施工现场受伤,谁负责
发包单位和雇佣者均有责任承担
不符合伤残标准一般可以赔偿多少
需根据伤残鉴定结果判断
两颗牙齿在工作中松动计算工伤等级
你好,需要进行鉴定,根据结果确定
大脚趾骨折工伤,这星期天去做伤残鉴定能做出来吗
你好,可以的。劳动能力鉴定有等级
下班排队打完卡不到二步摔倒算工伤?
针对下班打卡后摔倒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及时报警、告知公司、入院治疗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事故性质、伤害程度及个人情况,确保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并保障自身
工伤后,自杀在厂里
如果工伤后自杀,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工伤赔偿,取决于自杀是否与工作直接相关。如果自杀是工伤的直接后果,且没有其他免责情形,单位可能仍需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然而,如果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