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预备制度?
更新时间:2019-04-12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
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
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
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1999年起,
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
受 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
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解答来源:《劳动预备制度宣传提纲》
(劳社培就司发 [l999] 47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预备役怎么领钱?
劳动报酬的范围包括: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2、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3、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的解决措施包括: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协商;
2、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
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具有约束力。因此,如果协商不成,用人单位有集体合同的,就应当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
3、按照用工同酬原则确定。
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
预备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是,是否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您举的例子本身就是个争议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故意伤害罪存在犯罪未遂、既遂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行为只有致人轻伤才构成犯罪,不构成轻伤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以犯罪预备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犯罪预备和犯罪预备阶段
预备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是,是否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您举的例子本身就是个争议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故意伤害罪存在犯罪未遂、既遂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行为只有致人轻伤才构成犯罪,不构成轻伤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以犯罪预备问题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