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关于劳动合同鉴证问题的通知[失效]

更新时间:2019-05-07 17: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云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请求对云南省部分独有特困少数民族给予特殊扶持政策的请示》(云请〔2000〕11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问题函复如下:一、关于将你省怒族等7个特困少数民族...

云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请求对云南省部分独有特困少数民族给予特殊扶持政策的请示》(云请〔2000〕11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问题函复如下:

  一、关于将你省怒族等7个特困少数民族纳入下世纪初的扶贫发展纲要、实行特殊扶持政策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研究拟定21世纪初中国扶贫开发纲要,将充分考虑你省7个特困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继续予以扶持。其他少数民族的扶贫问题也将统筹考虑。

  二、关于“十五”期间安排你省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问题。2000年中央已补助你省边境建设事业费3700万元,占当年全国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的18.5%。今后在研究边境建设中业补助费专项转移支付时,将继续考虑你省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照顾。

  三、关于给予教育专项资金补助问题。国家在“十五”期间将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将予以重点扶持,对于你省怒族等特困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将统一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
二00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624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合同必须要鉴证机构吗
不明白你这样问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问,鉴证机构的章在劳动合同中的效力问题?我不知道您说的鉴证机构是什么意思。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定的,一般情况下无须
劳动合同上的鉴证是什么
你好,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同时,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内容,这是履行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个体劳动合同的最后鉴证机关和鉴证员盖章,去哪个部门办理?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
关于天津市劳动合同鉴证的问题 但是不做合同鉴证就办不了就业登记以及就失业证 呢
找劳动局办理劳动合同,那么必须是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劳动者是无法以个人身份申请劳动合同。   单位人事部要做好所有签合同劳动者的花名册及备案报送资料,收集齐
劳动合同需要鉴证吗,怎么鉴证。
不需要,只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就生效。
劳动合同是否需要鉴证机关鉴证
都正确,要求劳动局盖章,不盖章找局长
关于劳动合同鉴证
劳动合同的鉴证不是必须的,是否鉴证与劳动合同的效力无关。
劳动合同鉴证
可以协商解决,不行的话,那么可以到你当地的劳动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我在网上被骗了1430元。你能报警吗?
网上诈骗举报,可以以下步骤进行报案: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2、将您的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3
判处一年怎么申请减刑
判处一年可申请减刑。具体操作包括: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2.表现悔改,如通过行为改正等证明;3.立功,如阻止他人犯罪等;4.检举犯罪活动,需经查证属实
电动车逆行撞了电动车,对方说没事之后走了,如果事后找我的麻烦我算肇事逃逸吗?
电动车逆行撞车后,如对方表示无碍并离开,一般无需担心肇事逃逸问题。但若担心后续纠纷,可记录对方联系方式,并拍摄现场照片作为证据。如对方事后联系你,可协商处理或报
被骗2600怎么办
被骗2600元,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及起诉主张赔偿损失。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追回损失的紧迫性和诉讼
你好请问谈恋爱的时候对方用了3万块钱他现在不想在一起了要把这个钱要回来报警
如果恋爱期间的花费被认定为不当得利,通常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而非报警。因为报警主要针对的是犯罪行为,而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双方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