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更新时间:2019-05-08 15: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的这一规定,在《劳动法》规定四种情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情形。根据该条的规定,劳动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其劳动合同,而不必提前通知劳动者。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录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工作岗位不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录用条件和标准也不同。为了考察招用的劳动者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条件和标准,用人单位一般都规定了长短不等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如果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双方将继续履行所订立的合同;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或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就可依据规定解除与该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规范生产经营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内部规定。用人单位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对用人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规章制度就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为这种管理而制定的。但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由用人单位随心所欲制定的,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才具有合法的约束力,而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相冲突的规章制度则不具有约束力。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仅仅根据劳动者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就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而是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情节严重时,用人单位才可依法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这里的“重大损害”一般由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规定,因为企业类型各有不同,对重大损害的界定也千差万别,故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用人单位在依据这一条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时,必须同时掌握两个标准:一是劳动者的“失职”、“营私舞弊”必须是严重的;二是劳动者的行为必须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对劳动者不严重的失职行为或者未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用人单位不能依据该规定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脚踩两只船”的行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同时,又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领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资,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构成严重影响时,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这种情形,同样可能发生在劳动者身上,当劳动者有这种情形时,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从事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即使劳动者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或者被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分,但因其行为性质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前三项情形,故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本条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指以下几种情况:

  (1)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

  (2)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的;

  (3)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履行的义务有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履行的义务有

因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法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根据法定情形进行解除。协商解除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而法定解除则包括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例如,在用人单位存在违约情况时,劳动者有权进行即时解除。在操作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程序,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什么病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因员工严重违纪等过失性原因解雇以及非过失性原因下的解雇。在操作过程中,单位需确保所有程序合法,以避免可能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老板逼老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从法律角度,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后,有权获得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等。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同时,员工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如出具离职证明等。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分钟前
可以,但需确保专利号真实有效,避免虚假宣传。
我们可以帮你,您的问题,我们可以帮您,留个电话详细沟通一下
封云凯律师
封云凯律师
10分钟前
商店被工商查到有过期食品,经销商通常可能存在一定责任,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经销商有责任的情形1.
李磊律师
李磊律师
15分钟前
您好,您可以讲一下案件大概情况,我帮您梳理一下,先给您一下大概方案
郭海峰律师
郭海峰律师
22分钟前
违法不犯罪涉嫌偷税漏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