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9-02-18 03: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现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1997〕45号)一并贯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1997〕45号)一并贯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建立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1997〕45号)一并贯彻执行。具体通知如下:

  一、建立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健全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逐步完善,确保这项制度顺利实施。

  二、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区和本系统的群众生活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情况,重点了解在职职工、下(待)岗人员、退(离)休人员中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数、类别、家庭收入和财产等基本情况,确保保障对象能够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三、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保障对象所需的保障金,由各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现在实行保障金由财政和单位、部门分担办法的地方,1998年底以前过渡到主要由财政负担的方式上来。农村保障对象所需的保障金,由县(市、区)、乡镇财政和管理区(或自然村)集体经济共同负担。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国发〔1997〕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把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它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

  为了确保“九五”期间在全国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要求:1997年底以前,已建立这项制度的城市要逐步完善,尚未建立这项制度的要抓紧做好准备工作;1998年底以前,地级以上城市要建立起这项制度;1999年底以前,县级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要建立起这项制度。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使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二、要合理确定保障对象的范围和保障标准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以下三类人员: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各地要本着既保障基本生活、又有利于克服依赖思想的原则,按照当地基本生活必需品费用和财政承受能力,实事求是地确定保障标准。保障标准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当地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且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所定标准要与其他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相衔接。

  各地在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时,对第一类保障对象要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如其原来享受的生活救济标准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则按原救济标准发放;对其他保障对象均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待遇的优抚对象等人员,其抚恤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

  三、要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帐管理。每年年底前由各级民政部门提出下一年的用款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定期拨付,年终要编制决算,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各地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加强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不被挤占、挪用。保障资金的使用要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审计及社会监督。目前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采取由财政和保障对象所在单位分担办法的城市,要逐步过渡到主要由财政负担的方式上来。

  四、倡导社会互助,鼓励保障对象劳动致富

  在建立和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各地要教育群众体谅国家的困难,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自谋职业、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逐步改善生活状况。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保障对象,应给予必要的扶持。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助互济的传统美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注重发挥家庭保障的作用。同时,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保障对象在有关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

  五、加强领导,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

  各级政府要把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当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一件大事,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平等、民主的原则,做到保障对象、保障资金和保障标准三公开,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的工作,落实保障资金,加强对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劳动、人事、统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此项工作。基层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层组织,在实施这项制度过程中,这些单位责任很重,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这些机构的领导,为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确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在城市居民家挂户多年,是否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同住人享有对使用权房永久居住、使用的权利,任何其他人均不得干涉;除有权居住外,若使用权房面临拆迁,符合条件的同住人与承租人共同享受拆迁利益;承租人与同住人协商一致、承租人户口迁离、承租人死亡的,同住人可以成为承租人。<br/>
城市居民农村租宅与城市居民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你好,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愿签订,是有效的。可以与对方协商一致,然后去做公证。
哈尔滨城市居民医保报销
你好,医疗保险的种类有: 1、商业医疗保险、 2、津贴给付型医疗保险、 3、费用型医疗保险、 4、社会医疗保险。
律师解答动态
1.先和你老板沟通具体事宜如果你老板这边还是不缴纳你这边可以找当地监管大队反映这个事情
跟公司协商不给律师费?协商好就可以不给?
​​你有权要求复议机关出示保险公司提交的录像,并质证其真实性、完整性。若证据未经你方质证,可能违反程
法院判决中若原利息约定为月利率2%(二分息),执行时利息计算需分情况处理
多少钱?小上说说看,能帮你约配多少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网贷催收信息发到第三方人员,若该第三方非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催收方可能侵犯其隐私权等权益。第三方可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