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伤事故索赔 可申请法律援助
更新时间:2014-08-04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今年起,《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工伤事故请求赔偿、遭受家暴维护权益、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公诉案件被害人等均可申请法律援助。4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
今年起,《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工伤事故请求赔偿、遭受家暴维护权益、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公诉案件被害人等均可申请法律援助。
4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万余件
2009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万余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解答法律咨询近100万件(次)。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有相当数量的案件还涉及公证和司法鉴定服务。
由于我省法律人才资源严重短缺,目前,全省有执业律师仅3400余名。因此,为适应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发展,《条例》第二条对法律援助实施主体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为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服务机构;明确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志愿者为实施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员。
《条例》规定,公民对以下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请求给予社会保障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工伤事故索赔等事项均可申请法律援助
为了实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的法律援助工作目标,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条例》在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增加了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医疗损害赔偿,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维护合法权益等事项,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此外,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户口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么
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与农村、城镇户口无关。
交通事故受害人申请法律援助
你当时有没有报警?如果交警介入处理,可以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相关医疗费用、法医鉴定、损失情况去法院起诉肇事司机要求赔偿。如果没有报警,可以依据相关医疗费用、法医鉴定、损失情况去法院起诉肇事司机要求赔偿。如需帮助可以电话联系本律师
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须知
一、法律援助的范围:
(一)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 请求给予工伤待遇的;
8、 请求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的;
9、 主张因家庭暴力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二、申请法律援助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北京市户口或者在北京市务工、且持有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人员;
(二)代理他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三)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属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法院及其它机构管辖的;
(四)本人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
三、城镇居民经济困难的标准:
(一)我市法律援助申请人的经济困难标准依申请人是否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来确定。具体标准由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当年公布的标准额度为准。
(二)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三)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为法律援助申请人证明其经济困难的书面凭证。尚未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或自然灾害期间正在接受国家救济的灾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由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申请人经济困难的证明。该证明必须如实载明申请人家庭人口状况、就业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等情况。
(四)对于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申请人,无需对申请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四、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申请人可以到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或北京市各区县法律援助机构直接申请援助,详细地址和电话请参看组织机构,也可以通过网上填报法律援助申请表申请援助。
(二)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法律援助申请表,并载明以下事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实和理由;
(3)申请人的经济状况;
(4)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证据材料清单;
(5)申请人保证所提交的证明及证据材料属实的声明。
书写有困难的申请人,可口头提出申请,由接待人员按上述要求记入笔录,申请人签字或捺指印确认。
2、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证明;
3、申请人住所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劳资、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4、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