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非处方药品

更新时间:2019-03-07 16: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如何使用非处方药品药品是一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它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从管理上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类。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用于治疗容易自

    如何使用非处方药品

    药品是一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它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从管理上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类。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用于治疗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在国外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rnter),简称OTC。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保障。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方便广大群众一些小病可以就近购药及时用药。非处方药中又分为甲乙两类,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乙类非处方药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每个药品一般有二个标准名称,一是国家药典委员会规定的通用名,另一个是它的化学名。如阿司匹林(Aspirin)为通用名,乙酰水杨酸为其化学名。所谓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而同一药品不同厂家或不同剂型的产品会有不同名称,即商品名(品牌名)不同。药品宣传大多使用商品名(品牌名)。作为消费者大多对化学名和通用名看不懂也记不住,更多的是认同商品名,以为不同的商品名就是不同的药品,这样,有可能同时服用不同品牌的同一药品,无形中使药品的剂量增加了许多倍,容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所以,当不清楚药品的主要成份或几种药品合用时,要先向药店或医院的专业人员咨询。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下以几种:①药品的副作用:是药品在规定常用剂量使用时出现与防病治病目的无关的作用。②药品的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少数具有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品产生异常反应,如口服阿司匹林,大多数人无异常反应,但少数人会发生皮疹、发热、皮炎、哮喘、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要产生过敏性休克。③药品继发感染(或二重感染):主要表现在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敏感的细菌被杀死,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新感染,如霉菌引起的鹅口疮,葡萄球菌引起的肠炎等。④毒性作用:药品在常用剂量时一般不会产生毒性反应,只有在过量或过久使用时方可产生,如对乙酰氨基酚的肾毒性;链毒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肾毒性等。⑤致畸作用:不少药品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必须慎用药品,尤其是妊娠初3个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同时应用(包括不同途径)所产生的效应;包括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中药更强调“忌口”,这实际上是药品与食品间的相互作用。消费者在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为了治疗需要和方便使用,把原料药制成各种不同性状的制剂,在药剂学上称为“剂型”,如口服的片剂、胶囊剂,吸入用的喷雾剂,五官用的滴眼剂、滴鼻剂,外用的软膏剂、乳膏剂(霜剂)、贴膜剂等等。对于口服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一定要用适量水送服,一般应用半杯温开水送服,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道壁上,既刺激食道又延误疗效,服药的姿势以直立体位为佳。喷雾剂使用时一定按说明书所示范放准位置,手压喷雾钮与吸气应同步,否则药品多落在口腔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有的药片需要嚼碎或打碎后服用,而肠溶片剂、肠溶胶囊,控释(缓释)片剂或胶囊剂,不能掰开、压碎或嚼碎服用,否则会失去原有作用。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

    药品说明书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的字样,“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体内解毒、排毒的功能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品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药并向医师咨询。“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驶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老年人用药的机会比年轻人要多,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对老年人的保健、安享晚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明确用药目的:既要知道自己的病情,又要了解所有药品的作用。其次要严格按剂量要求并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有所衰退容易忘记用药,有时漏服一次药后下次服药时自行服用双倍剂量,结果很容易发生不良后果。再者要注意药品不良反应,注意用药后全身变化,如皮疹、红斑、头晕、无力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要立即停药就医。还要警惕药品间相互作用,在用药前一定要弄清楚同时服用的各药品有无不良的相互作用。

    孕妇用药的最危险时期是妊娠的前3个月,此时胎儿正处于发育形成期,最易受到药品的侵害,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这期间尽量不用任何药品,如必须用药应咨询医师权衡利弊后再用。因病情必须用药时,疗程尽量缩短,切勿长期服用。即使是妊娠3个月后至出生前,也尽量少用或不用药品,必须使用时,尽量选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的药品。

    在使用非处方药时需注意:①提高个人用药知识以作为自我药疗的基础,便于小病的自我判断;②正确选用有国家统一标识的非处方药;③仔细阅读标签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④认真检查所选药品有无批准文号、非处方药“登记证书编号”;⑤验看药品的内外包装是否破损、是否超过有效期;⑥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擅自超量或超时使用;⑦按要求贮藏药品,放置于小儿不可触及处;⑧若有疑问要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顾客买了非处方药,现在出了问题。谁的责任?
您好,责任在谁这个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很难确定责任承担问题,建议您来咨询专业律师。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暂行办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用别人医生工作账号开非处方药
您好,属于非法行为,建议来电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残疾人贷款是否要担保人,得看贷款机构规定。有些贷款机构考虑风险,可能要求有担保人;也有部分产品面向残
您好,如果一个月的工资不多的话,一般不构成诈骗罪,只有达到5000元以上才涉嫌诈骗罪。
您好,请问合同上是有你个人的公章还是有你们单位的公章呢?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无固定职业的话,收入填实际获得的金额。比如打零工,就填零工收入;做兼职,就填兼职收入;若靠家里接济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工厂二班倒12个小时不一定违法。若每周工作超44小时且无调休,就可能违法。解决方案:先和工厂沟通,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要确定身份证是否列入黑名单,可尝试通过一些信用查询平台去查查看。要是查到有异常记录,先回忆下是否有未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两个共有人不经过第三人不能买卖房子。按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应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