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的
更新时间:2019-12-02 1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事业单位都会为其劳动者购买五险一金,其中的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那么,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的?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关于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的的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的
(一)在岗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1、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2、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二)临聘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1、用人单位按临聘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临聘人员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新聘用的人员按第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临聘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2、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一)单位缴费基数
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单位缴费基数包括:
①基本工资;
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
③规范后的津贴补贴;
④年终一次性奖金。
(二)个人缴费基数
按规定的统筹工资项目核定,是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个人缴费基数包括:
①基本工资;
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
③绩效工资。
三、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养老金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一)三者的联系
1、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都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并轨制的进行,让三者更为高效跟统一。改革后的机关事业与企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国务院改革决定还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此举将保障改革人群的新养老金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
2、根据改革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也就是“以300%封顶,而以60%托底”。
(二)三者的区别
1、缴费基数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应不低于档案工资和离退休费两项之和,企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按实发工资或社会平均工资。
2、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按本人缴费年限、退休、退职前岗位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企业单位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企业单位参加社保需要缴费,而机关事业单位不需要,有财政部门补贴。
4、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保金(包括养老和医疗)赔付完全由个人帐户余额决定;而事业机关单位的养老金则是100%退休前一年的工资,并且产生的医保费用100%全额报销。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的”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法律上,我国制定的养老保险可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基数怎么个算法?
养老保险基数指的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单位与职工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的基数。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具体来说,养老保险基数是由个人的工资基数确定的,而个人的工资基数则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单位的工资总额来计算。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而职工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时,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养老保险好转移吗,怎么样
养老保险可以转移。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如下:
一是打凭证。工作离职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带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给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中止参保手续后,本人携带包括参保人员居民身份证,到参保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二是办手续。在新的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带齐身份证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等手续,到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转移接续申请表》,向转移地的社保机构提出转入申请。
此后,社保机构会向原参保地发联系函。
三是转移资金。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按照累计缴费多少年?
深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按照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一次趸缴,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对于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的最后参保地是深圳、且在深圳连续缴费满5年以上、但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未满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广东省户籍的非深户参保人员;或者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未满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符合《〈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规定》继续缴费条件的深户参保人员,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向我市社保机构一次性趸缴养老保险费至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然后申请在深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
2、1998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参加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并且延期继续按月缴费时间累计满1年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