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未缴纳社保费能否申请仲裁
更新时间:2021-05-20 16: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现在社会进步的越来越快,法律制度也完善的越来越规范,我们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避免不了会产生矛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寻找途径去解决,我们要知道不仅有法院,还有仲裁委,那么单位未缴纳社保费能否申请仲裁?以下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单位未缴纳社保费能否申请仲裁
在司法实践中,社保纠纷仲裁委一般是不会受理的,这属于社保局的管辖范围。比如说不买社保、没有按照真实工资标准购买社保等等。
如果是因为社保引起其他问题,则仲裁委会受理。比如说因为单位没有购买社保而辞职,这个时候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的,这个时候你申请经济补偿仲裁委就会受理。
还有因为单位不买社保,而且地方政府规定不能补缴社保,对你的退休产生了影响,无论是缴纳社保年限不够不能办理还是因为没有缴纳社保影响到你退休金的领取的话,是可以向仲裁委申请仲裁,主张因为单位的过失对你造成的损失,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这些情形是会受理的。

二、
用人单位逾期未缴纳社保将会面临的处罚
1、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
2、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
3、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4、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三、
我国关于社保的法律规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社会保险是政府保障人民的一项重要行为,用人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合法的为劳动者缴纳,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单位未缴纳社保费能否申请仲裁的相关内容,若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司未给员工购买社保如何仲裁?
员工若公司未购买社保,通常的解决流程如下:
1. 员工应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2. 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可准备起诉状、仲裁裁决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类型的劳动争议适用于该法律:
1. 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
2. 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辞职和离职产生的争议;
4. 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及劳动保护方面的争议;
5. 关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产生的争议;
6. 其他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
关于仲裁裁决的诉讼期限,根据该法律第五十条,当事人如对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仲裁裁决不满,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若在此期限内未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将生效。
公司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能否申请仲裁?
一、公司没交社保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1. 申请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单位没有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当出现需要被保险的事由时因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导致员工不能享受各项社会保险,所造成的损失可以主张由单位进行赔偿,此类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1. 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 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 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 致送单位名称。
企业不向员工缴纳社保,能否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