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第三方签劳务合同可以规避社保成本吗

更新时间:2021-05-19 18: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是要为员工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是可以提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缴纳的,那么员工和第三方签劳务合同可以规避社保成本吗?下面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法律知识吧。
一、

员工和第三方签劳务合同可以规避社保成本吗

  劳动关系的认定,不是签订什么合同来认定的,只要是符合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3个基本要素,无论签订什么形式的合同,都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只要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企业就要按劳动法的相关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享受带薪年假。所以,如果错签了劳务合同,很有可能会被员工以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等,提请劳动仲裁

员工和第三方签劳务合同可以规避社保成本吗

二、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一)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二)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三)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

  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四)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五)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待遇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

三、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员工和第三方签劳务合同可以规避社保成本吗的相关内容。员工和第三方签订劳务合同,也是无法规避社保成本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004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利用劳务派遣规避社保
你好,违法的。
公司不想帮员工缴纳社保可以签劳务合同吗
你好,各地的社保及劳动政策都不太一样,最好向当地社保及劳动部门咨询,及便得到最准确的回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规避员工五险合法吗,由第三方跟劳动员工签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请问一下员工要是离职了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  我现在的公司两个月,试用期是三个月,
企业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降薪是否合理?
你好,如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降职降薪的,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你好楼上装修导致楼下裂缝有权利让楼上停止装修吗?
对于楼上装修导致的楼下裂缝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楼上业主协商、向物业或业主委员会投诉、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裂缝的严重程度、双方沟通效果及个人
男方为过错方没有如期举行婚礼,现在男方退出退婚退彩礼
如果男方已经给了彩礼,双方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但并未共同生活,男方要求退回彩礼,应先与女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返还彩礼。法院会根据双方实际情况,
2011年计划生育三查调查押金可以要回来吗?
可以。具体操作:1.协商:直接与原收款方沟通退还押金。2.调解: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帮助。3.仲裁: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4.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押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