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2-17 20: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社保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缴纳的,但是有的企业还是会想要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甚至与员工签订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那么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

  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如果公司不交保险的话,相关部门会对公司进行处罚;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也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就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

  二、社保怎么交

  1、由单位代交【说明】单位与个人按比例共同缴费,个人部分将按照个人的上年月平工资8%交纳养老保险,2%交纳医疗保险,0.5-1%交纳失业保险;

  2、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交纳社会保险【说明】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及比例缴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外地户口人员如果想要在当地办理社保,需要申请“社保转移”手续,其具体办理流程如下: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三、试用期不交社保违法吗

  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试用期不交社保违法,因为交纳保险是单位和个人的义务。这是一个双向的义务,就是单位有义务给你交纳保险,你也有义务配合单位给你交纳保险。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

  1、如果试用期单位不给你缴纳社保的,你可以先与其协商处理,如果不行则可以向社保中心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可以在员工转正后为其补交,以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公司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如果公司不交保险的话,相关部门会对公司进行处罚。例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以及未购买社保
上班多长时间了,工资是怎么发放的
公司没跟我签订合同也未购买社保怎样维权
你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保,可以主张补缴社保或者主张社保损失赔偿,被辞退可以主张赔偿金,如果公司违法辞退,也可以主张双倍赔偿,建议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
公司没跟我签订合同也未购买社保怎样维权
你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保,可以主张补缴社保或者主张社保损失赔偿,被辞退可以主张赔偿金,如果公司违法辞退,也可以主张双倍赔偿,建议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
律师解答动态
孩子户口迁回农村通常有一定难度,一般要农村集体同意接收。你可以和村里沟通,看是否能获得接纳。若村里同
开庭时间是法院根据案件排期确定的,有时确实会较长。不过这期间你也别干等着,要收集整理好被骗的证据,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首先得看你和公司签的合同里关于退课赔偿是咋规定的。要是教学方向真有问题,你有证据证明这影响你学习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准考证号泄露可能带来信息被冒用等风险。首先要密切关注相关考试动态,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可联系考试组
取决于您所在地的具体政策和申请进度,可查询当地细则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