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职工”、“工资总额”、“本人工资”是什么概念?
更新时间:2019-03-15 1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
“职工”,是指与
用人单位存在
劳动关系(包括
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
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
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
“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 ,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的,按照统筹地区工资的60%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赔偿中的本人工资指的是什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医疗费用,交通费用,伙食补助费用,住院费用,停工留薪的工资。
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工资指的是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