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单位撤销,拖欠职工的工资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支付

更新时间:2019-05-05 20: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申诉人:桂某,吴某,某经济报社编辑。被诉人:某经济报社;某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案情:被诉人于1995年3月份聘用申诉人担任《某经济报》的编辑,每人每月工资600元。从1996年5月至10月中旬,被诉人停发了申诉人5月至10月中旬5个半月的工资,二人共计6600元。经多次
申诉人:桂某,吴某,某经济报社编辑。

被诉人:某经济报社;某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案情:

被诉人于1995年3月份聘用申诉人担任《某经济报》的编辑,每人每月工资600元。从1996年5月至10月中旬,被诉人停发了申诉人5月至10月中旬5个半月的工资,二人共计6600元。经多次索要,被诉人于1997年3月20日制定了工资表,但工资一直未发给申诉人。故申诉人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计6600元;支付申诉人桂某包烧费2914.42元及稿费35元。

调查核实情况:

申诉人于1995年3月份受聘于《某经济报》,任编辑。《某经济报》成立于1991年9月10日,经省编委同意,由省体改委代管,按处级事业单位管理,经费实行自收自支。1995年11月,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与某银团公司签订了协议,约定: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为《某经济报》主办、主管部门,某银团公司为报社承办单位,对报社的经营发展负经济责任,协议长期有效。因报社无力扭转亏损局面,某银团公司亦不再投资。省政府经研中心与某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6月草签了协议:“某经济报社目前仍由‘中心’主管主办,待省出版局正式批准后,报社的一切管理工作及隶属关系归某技术监督局”,但协议未生效。1997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转发了《某省报刊业治理工作方案》,方案中写明:“决定省经研中心主管的两张报纸,停办《某经济报》,保留另一份”:“压缩报刊的工作,涉及人员安置和资产管理等重要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报刊主管主办单位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被诉人《某经济报》欠发二位申诉人每人5个半月工资共计6600元;另外,没有给付申诉人桂某1995年到1996年度、1996年度到1997年度的包烧费2914.42元。

分析意见:

本案是一起因拖欠职工工资引起的劳动争议。申诉人与被诉人《某经济报》于1995年3月建立了劳动关系,拖欠二位申诉人1996年5月至10月工资共计6600元。1997年7月,《某经济报》被依法停办,善后工作由报刊主管主办单位省经研中心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另据本案调查结果,其给付申诉人工资的义务应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承担。

仲裁结果:

仲裁委员会裁决如下:

1.被诉人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立即支付欠发申诉人桂某、吴某的工资6600元;

2.申诉人桂某提出的由被诉人支付稿费的请求,因没有事实根据,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关于给付包烧费的请求,因不是劳动权利、义务,仲裁委员会不予裁决;

3.仲裁费用由被诉人省政府经济中心承担。

上述案例仅供参考,如和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 (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原单位作出的行政许可,是原单位撤销还是新部门撤销
1.部门撤销是公司行使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表现,由此导致工作岗位不复存在使得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由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不属于违法解除。 2.在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虽具有法定依据,但一定要注意程序上的合法性,如果程序上没有处理妥当,极有可能滑向违法解除边缘; 3.此种情况下调岗的程序问题:撤销部门需经公司内部机构(董事会/股东会)进行决策+与员工进行。
单位跟我申请补交社保,我现在没有送你单位说去给我撤销了。他们能撤销吗?
你好,若单位没有给员工办理社保的,建议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收集相关证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您好可以帮你维权可以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报警处理。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9分钟前
您好,您是在不知名的网络平台上充值的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被骗了,由于数额少,我建议你就不要追究了,因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30分钟前
您好,您跟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哪几种无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况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31分钟前
您好,您为什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合约机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