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更新时间:2019-02-27 2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
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作为用人单位,如果以第(1)理由解除的,则在招录员工时就应该书面明确好条件,不然员工来了,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是解除不了的,你条件都没有凭什么说他人不符合条件?如果以第(2)条理由解除员工的,这也是预料将来诉争中最多的,作为用人单位,一定要按法律的规定来制订好规章制度。(有民主程序和公布,作为公布,也即证明劳动者知道这个制度,在入职培训时员工要有签名,在劳动合同书中明确规章制度作为合同附件也是上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必须负担的经济补偿责任的具体情况有哪些
关于经济补偿的情形和处理方式:
1. 当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被迫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 若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合同时需支付经济补偿。
3. 对于非过失性解除,即劳动者无过错而单位因经营需要解除合同的情况,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4. 当单位因经济原因进行经济性裁员时,也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5. 合同到期不续签或单位主体资格丧失时,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具体的操作仍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呢?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操作:1. 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补偿;2. 用人单位提出并协商解除合同,同样需支付;3. 若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合同,劳动者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索补偿。
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是什么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情形包括:
1.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主动与劳动者协商并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因无过错性原因辞退劳动者;
4. 用人单位降低合同待遇,而劳动者选择不续签合同等。
这些情形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以补偿其因劳动关系解除而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