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的相关规定?
更新时间:2019-02-27 18: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补偿金即是指用人单位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1994年,劳动部门颁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应一次性发给。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经济补偿金即是指
用人单位在与员工
解除劳动合同时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1994年,劳动部门颁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应一次性发给。
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于十二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发放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按该经济补偿金总额的百分之十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规定:1、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以内的按半个月计算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为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3、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五条,逾期不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经济补偿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离婚中经济补偿法律规定之详解
离婚后经济补偿的处理因具体情况而异。若双方能够自愿达成协议,可详细约定补偿金额和方式。若无法达成协议,任何一方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判决时将会综合考虑双方在婚姻中的贡献、婚姻期间的生活水平等因素。为确保自身权益,建议在整个过程中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视情况而定。合法解除且符合条件时,按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时,支付双倍赔偿金;其他情形则无需赔偿。操作时应明确解除情形,并依法支付相应补偿或赔偿。
关于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操作为:1. 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2. 确定补偿金额,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3. 签订解除协议并支付补偿金。若发生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