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跳槽致企业遭受损失

更新时间:2019-05-04 21: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由」申诉人:某造漆厂。法定代表人:朱某,某造漆厂厂长。第-被诉人:王某、刘某、张某、乌某、段某等26人,原某造漆厂职工。第二被诉人:某省工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幸某,某省工业公司经理。第三被诉人:某省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申诉人某造漆厂于1994年元
「案由」

申诉人:某造漆厂。

法定代表人:朱某,某造漆厂厂长。

第-被诉人:王某、刘某、张某、乌某、段某等26人,原某造漆厂职工。

第二被诉人:某省工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幸某,某省工业公司经理。

第三被诉人:某省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申诉人某造漆厂于1994年元月筹建,5月建成投产,经过严格管理和拓展市场,生产经营呈良好上升势头,为省石化系统步入市场经济注入了竞争的活力。1995年10月,经省石油化学工业局党组决定将申诉人收归局直属单位,为申诉人的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自1996年3月始,第二被诉人与申诉人原厂长林某策划,就另起炉灶新辟油漆生产厂家达成默契,随后林某向申诉人提出辞职,由第二被诉人拟定"关于请求批准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的报告"呈报省石化局,经省石化局研究决定,不同意第二被诉人的报告,并对此于1996年6月10日下发了湘石化人[1996]56号文件。然而,第二被诉人与林某无视政策和法律,一意孤行地登记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进而第二、第三被诉人不择手段,以提供宽敞的住房、入某市户口等优厚条件为诱饵,自今年6月初起,先后从申诉人处挖走生产技术骨干26人(不包括林某),由于骨干人员大量外流,使申诉人困难重重,无法组织正常的生产,导致人心浮动,生产停滞,对外合同不能按时履行,企业信誉严重受损,造成申诉人478.4万元的经济损失,严重侵犯了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申诉请求裁决被诉人承担由此造成申诉人的经济损失人民币478.4万元并承担本案全部仲裁费。

「调查核实情况」

本被诉人王某、肖某、汪某、何某、段某自1993年至1994年先后由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申诉人为其二级法人)从外地调入或在某市买户口招用的到申诉人处工作的全民合同制工人,调人和录用后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一被诉人张某、刘某、马某系申诉人一级法人某省实业开发公司招用的到申诉人处工作的全民合同制工人,由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与其签订有劳动合同,刘某,张某合同期1994年12月起至1999年12月20日止,马某合同期从1995年10月28日至2000年10月28日止;1996年5月20日,第一被诉人段某经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同意将其职工档案正式转往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双方劳动关系依法终止,后来,段某转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第一被诉人王某l 996年6月4日向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书面要求本人及其爱人汪某调动工作,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同日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亦同意王某、汪某调离,但要求其办好交结、结清手续后由申诉人厂长签字退回,王某、汪某于同年6月5日,6月6日分别办好财务和生产交结,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再次批示同意办理,后来俩人前住第三被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马某向申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马某向申诉人一级法人提交书面申请调离申诉人处,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同日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部同意马某调离申诉人并要求办理相关交接手续由申诉人厂长签字后返回组织人事部,马某办理交结手续后,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批示:"同意办理调动手续",后来,马某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肖某书面申请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领导,请求本人及其爱人何某调离申诉人,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部批示同意马某调离申诉并要求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和业务结清与否意见,由申诉人厂长签字返回组织人事部办理手续,肖某、何某办完结清手续后,申诉人厂长朱某签字"同意办理",后来,俩人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分别于1996年6月12日和l 3日向申诉人一级法人书面申请调离,申诉人代定代表朱某批示"同意调动",后俩人亦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上述第一被诉人马某、汪某、张某、何某、王某、刘某、肖某7人均未最后办理行政调档手续。第一被诉人张某、尹某、刘某、万某、龙某、唐某、周某、林某、李某、程某、刘某、马某、周某、胡某、尹某、邓某、肖某、王某均是申诉人建厂后先后招用的农民临时工,申诉人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另查:1990年5月31日,第二被诉人与申诉人原厂长林某签订办理筹备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不久第二被诉人与林某、刘某等共同作为股东发起成立第三被诉人,并丁l 996年6月12日经省工商局批准正式依法登记成立;此前的同月10口,第二被诉人的主管部门省石油化学工业局于1996年6月10日以某石化人[1996]56号文批复第二被诉人,不同意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1996年7月22日,省劳动厅根据第三被诉人的申请,以某劳函[1996]105号批复第三被诉人机械编制,设一室六科,定编9人,辖三车间定编41人;本会立案受理后,就上述第一被诉人先后离开申诉人,造成其经济损失事项委托省审计事务所审计,该所于1996年12月13日出具某审审鉴定[1996]第317号鉴定报告,认定造成申诉人退货损失、相应增加成本、带走申诉人物品造成的损失、减少利润、让利损失及其它费用总计14702l 9.52元。

「分析意见」

第一被诉人段某与申诉人已依法经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关系,不存在违约"跳槽"造成申诉人经济损失问题;第一被诉人王某、肖某、汪某、何某在被录用或调入后,申诉人作为用人单位未及时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主要责任在申诉人,四人经书面申请调离获得申诉人及其"级法人批准,财务及其它交结完备,双方事实劳动关系也已经合法终止,也不存再四人违约"跳槽"而赔偿申诉人经济损失问题;第-被诉人马某依法与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但在调离前,已经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菜实业开发公司书面同意调离申诉人,并办理了一级法人要求的交接手续,劳动合同已经双方协商一致予以解除,不存在违约"跳槽"赔偿问题;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与申诉人一级法人果实业开发公司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书面向申诉人-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申请调离(解除劳动合同),只在申诉人厂长朱某同意而未获申诉人-级法人同意的情况下,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就擅自离职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应认定为违约"跳槽";第一被诉人万某等18名农民临时工在被招用时,申诉人既未办理相应用工手续,也末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认定申诉人违法私招滥雇,应当依法终止。上述l 8人离开申诉人处,申诉人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缺乏法律依据。第二被诉人在第三被诉人机构编制批复下达前和第三被诉人依法成立后,招用与申诉人尚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一被诉人张某、刘某、对俩人违约"跳槽"造成申诉人直接经济损失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page]

「仲裁结果」

1.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向申诉人承担违约赔偿责任117600元;第二被诉与第三被诉人负连带赔偿责任,连带份额不低于70%;

2.申诉人其它申诉请求本庭木予支持。

「经验教训」

企业在招用跳槽职工时,必须查明该职工是否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私自招用,导致经济赔偿。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是在同城然后相同的品牌的4s店跳槽能不能跳槽
法律分析: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员工不同意跳槽,但公司强制其跳槽是违法的。
工作岗位通常决定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在劳动合同缔约当初,员工即把工作岗位的名称、内容等作为决定“是否签约”的重要依据,在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从缔约当初的“平等”地位转化为身份上的“隶属关系”,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使劳动者一方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劳动法将单位变更合同的权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对劳动合同的变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也意味着,在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 1、双方协商一致; 2、采取书面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员工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当按原约定继续履行。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讲一下
你好,你咨询的纠纷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可以先协商
你好,你是什么案件情况的,可以详细描述
你好,你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讲一下
你好,方便描述具体案情,进一步详谈给出解决方案
你好这边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