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该得到哪些赔偿

更新时间:2019-03-21 19: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623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职员工因病死亡应该得到那些补尝
职工因工死亡后,需要照顾到其其直系亲属,按照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职工在职期间死亡?直系亲属能领到什么钱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应得到的赔偿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男的因工伤死亡,家人应得到哪些赔偿
工亡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职工非因工死亡,工会对其家属有何补偿
可以向单位主张非工伤死亡赔偿待遇。
导致父亲死亡,单位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死者家属应该获得除工亡赔偿外的多少赔偿
1.医疗纠纷处理有几种途径:(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2)行政处理。程序是:向医院所在地卫生局医政科递交书面“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写清楚患者个人情况、诊疗
企业职工因工出差身亡,其父母应该得到那些赔偿?
被扶养人如果没有生活来源,有被扶养人生活费,工亡赔偿金可以由第一顺位继承人分配,等项目。
工人在工地工作受伤,如何赔偿
劳动者工作时受伤的,要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认定为工伤,则按工伤的程序来赔偿。
在上下班途中意外受伤是否可被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受伤需具体分析。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情形,如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申请工伤认定。若不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权。操作包
仅有1人提供的工伤认定证明应如何处理
可提交劳动行政部门认定。操作包括:1.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2.劳动行政部门调查事故情况;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判定是否符合工伤条件;4.给予认定或
工人在工地干活,从架子上摔了腿骨骨拆,怎么赔偿
工地工人受伤应申报工伤赔偿。具体操作:1.及时进行工伤申报和认定;2.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确定赔偿标准;3.根据工伤保险政策支付各项费用,如治疗费、伙食补助等;4
五级工伤职工在家拿伤残津贴8年了,听说分公司要被另一个公司收购。要重签合同。不签合同会有什么后果。
可以不签新合同。如签新合同,需注意:1.确认新合同是否保障原工伤待遇;2.了解新公司是否承继原公司工伤责任;3.查阅新合同条款,确保无不利变更;4.咨询律师,明
我爸在工地当保安,渣土车撞到了,
在工地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方的确定主要依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该认定书会载明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根据认定书的内容,可以确
工作期间与同事玩闹摔倒导致骨折
如果您因玩闹导致的骨折,公司通常不需要承担医疗费用。因为这不是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但是,如果公司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您可以
我公司员工门牙磕掉两颗,什么原因
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和协商赔偿。若符合工伤条件,应尽快申请工伤认定;若非工伤,可与员工协商适当赔偿,以维护公司形象和员工关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