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业病诊断标准
更新时间:2019-03-23 22: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五一劳动节,代表着世界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意味着我们要懂得在发生了劳动纠纷的时候学会如何维权。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职业病维权的案件,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五一劳动节,代表着世界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意味着我们要懂得在发生了劳动纠纷的时候学会如何维权。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职业病维权的案件,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比如“颈肩腕综合征”、“电脑综合征”、“熬夜综合征”在我国都不属于职业病,只能称其为职业相关病。
专家介绍: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劳动者如果怀疑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目前许多农民工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患上职业病后,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专家表示,农民工患上了职业病,要通过工会的力量,通过
法律援助之手,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保留好相关诊断证明,以获得应有的赔偿或补偿。“职业病前期诊断,治疗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专家同时提醒:职业病诊断后,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申请认定为工伤的,应根据其病情,经过
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不同的伤残等级,因不同的伤残等级请求赔偿的基础不同。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按照《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
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醒劳动者: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启动职业病诊断程序
关于职业病认定程序的简要流程:
1. 提交鉴定申请及所需资料;
2. 缴纳相关鉴定费用;
3. 等待受理通知,准备参加鉴定会议;
4. 接收《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对市级鉴定结果有异议,及时申请省级再鉴定。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申请时限,以免影响鉴定结果和您的权益。
疑似职业病多少天内申请诊断
对于疑似职业病,申请诊断的时间限制通常为30日。具体操作流程包括:1. 在确诊职业病后,用人单位或职工应在30日内向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 申请时,需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职业病诊断证明、身份证明等。3. 社保行政部门将审核这些材料,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申请时限。及时申请有助于保障您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