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员工自愿的书面声明不能拯救企业?

更新时间:2019-04-03 01: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劳动者在年老、患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执行法律、法规有关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既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

  案例: 刘某于2009年4月10日到昌乐县某纺织有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单位没有为刘某缴纳社会保险费。2010年5月16日,刘某辞职后诉至昌乐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为其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在庭审中,公司称,不存在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公司出具了刘某书写的声明,刘某在声明中表示自愿放弃由公司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的权利,同时要求公司把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随工资发给自己。

  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刘某作出的书面声明,违反了《劳动法》第72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执行法律、法规有关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既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公司将社会保险费发给刘某,是为了逃避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虽刘某书面声明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但这种声明属无效声明。这类协议在社保经办机构那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社保机构查出用人单位没有参保的话,用人单位一样要承担补缴和被罚款的处罚。 最后,仲裁委裁决该公司为刘某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数额以社保经办机构核定为准,刘某自己承担个人缴纳部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115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精神残疾人就业的书面声明模板精神残疾人就业的书面声明模板
你好,精神残疾人就业的书面声明模板我们这边可以提供。
产权人同意过户的书面声明
具体是什么的产权?房产吗
同意厂房转租的书面声明
房东同意转租证明应写:房东某某(*号)同意承租人某某某(*号)将位于***(门*体位置)门面转让出租。之前承租合同中有不同约定的,以此声明为准。特此声明。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我自愿放弃婚姻财产的书面声明没有法律效力。
1、离婚解决三个问题:夫妻身份关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 2、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 3、协议离婚到民政局,诉讼离婚到法院; 4、协议离
纳税人不能提供租赁合同或租赁发票如何写书面声明?
您好,租赁合同通常需要具备租赁期限、费用、用途、违约责任以及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等相关条款。
书面声明有法律效用吗?
你好,需要写什么类型的声明书
债权放弃需要书面声明吗
需要书面的放弃声明书
拒绝和解的书面声明 有什么要求么?
要针对哪一件和解协议作出拒绝声明,签署方式最好是签字 而非仅仅捺印盖章
我被别人骗了。无卡自助消费。提现到工银e钱包能追回来吗?
您好,遇到网络诈骗能否追回损失要看案件进展,及时报警,尽量配合警方破案。
离婚后,不让我见孩子也让我给抚养费
您好,如果离婚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是必须支付另一方孩子的抚养费的
社保能找到一个人在哪里工作吗?
向主管部门查询申请情况确定
我现在想在驾校退款,但是他们总是找借口不给我发票
消费者在遇到退款问题时,可以选择和商家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报消费者协会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相关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
微信被法院限制支付提现
你好,这个你可以向法院询问一下原因,或者提交执行异议书进行解冻
你好寻找代开庭律师
你好,可以详细沟通下,开庭时间以及开庭地点
私立学校高考占考场放假但不放端午系违规或违法行为吗
针对此问题,如学生或家长认为私立学校的做法不合理,可首先尝试与学校沟通协商,表达诉求和关切。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或投诉,请求介入调查并给出处理意见。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