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更新时间:2012-12-27 11: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事业单位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人员与公务员性质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即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人员与公务员性质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即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以下是找法网为您整理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之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调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制定指导意见,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政府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办法,结合考核合理确定其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并加强监督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事业单位工资怎么算?
事业单位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职工的日工资乘以月计薪天数等于其当月的工资; 2. 职工当月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工资收入的总和是其当月的总工资。 根据相关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同时,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在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如何确定事业单位的工资?
工资的确定是: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各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且需实行同工同酬。国家也会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015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调整方案
离退休公务员工资会调整的。公务员工资一般是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全部工作年限满30年的,按85%的比例计发。此外还有各类津补贴,各地标准不一样。 基本退休金待遇。基本退休金是退休公务员最主要的生活待遇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方便描述具体案情,进一步详谈给出解决方案
你好,涉及金额多少可以起诉或者非诉操作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咨询公安机关
你好,是否有相关的证据,可以
你好,是有什么法律纠纷的问题吗,进行协调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