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申报的期限是多久?
更新时间:2017-06-06 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工作中受伤的劳动者获得工伤保险救济的前提是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工伤,可是申请工伤的时间有没有一个限制?我国法律中对工伤申报的期限限制又是多久呢?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导致工伤认定是否通过,而下文也会为您详细讲述。
一、工伤申报的期限是多久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由此可以知道一般工伤申报期限是一年。
二、工伤申报的程序是怎样的
1、单位职工因工伤害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应及时向参加工伤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十五日内(不论是否治疗终结)及时填写《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登记表》,申请工伤认定。
2、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提交相应的材料。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相应的时间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领取工伤赔偿金有期限吗多久
关于工伤赔偿的期限问题,确实有相关的规定。具体流程包括:首先,单位应在规定的30天内申报工伤,以启动整个流程;其次,如果单位没有申报,员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最后,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单位不配合处理,建议您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选择合适的申报方式对于保障您的权益至关重要。
工伤鉴定结束理赔期限是多久
1. 工伤鉴定结束后,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工伤保险基金未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3.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同样为一年,计算方式同样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4. 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仲裁时效重新计算。
5. 如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待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6.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若劳动关系终止,则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申请工伤最长期限是多久
申请工伤认定最长期限1年。具体操作:1. 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 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确保申请及时,以保障工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