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下班被撞,不算工伤?

更新时间:2015-02-04 10: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因接待客户用餐饮酒,醉酒下班回家途中不幸被轿车撞伤。依照惯例,醉酒受伤被排除在认定工伤情形之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一公司员工不认同这一说法,在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两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后,他两...

  因接待客户用餐饮酒,醉酒下班回家途中不幸被轿车撞伤。依照惯例,醉酒受伤被排除在认定工伤情形之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一公司员工不认同这一说法,在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两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后,他两次将其告上法庭。经过南京市区两级法院判决,不予认定工伤的两份决定均被撤销。

  酒后下班

  中途被撞成重伤

  2012年3月19日傍晚,担任南京市溧水区一家动力机械公司办公室主任的陶明(化名)正要下班时,公司领导叫住他,说有一重要客户来公司联系业务,要他立即安排晚餐并参加接待。

  晚餐上,陶明悉心接待,陪同客户喝了不少白酒。晚上9时半,陶明酒后骑着一辆无牌摩托车回家。当行至溧水第三中学北门路段时,撞上前方一辆正在推行的自行车,后又撞倒正在行驶的二轮电动车,所幸自行车、电动车车主只是受到轻微伤。陶明摔倒后,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并拿出手机报警。

  大约10分钟后,武栋(化名)醉酒驾着一辆红色小轿车途经此处,将站立在路边等待交警处理的陶明撞倒,并继续行驶五六十米才停住车,导致陶明身体多处受伤,­脑重度损伤。事故发生后,陶明被送往医院治疗,因为他满嘴酒气,警方对他进行了血液酒精含量鉴定,血样中乙醇含量为157.7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标准。

  4月25日,溧水区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陶明在追尾自行车又撞上电动车的事故中,因其酒驾负全责。而在第二次事故中,导致其严重受伤的直接原因是被武栋醉酒驾驶车辆碰撞所致,武栋负全责。

  武栋不服,申请复核。5月20日,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维持原认定书,并认为“前一起事故发生后,陶明仍能站立、走动、打电话,证明其当时身体无大碍,而导致其严重受伤的直接原因是被武栋驾驶的车辆碰撞所致”。

  这次醉酒,让陶明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身体受重伤,而且因为醉酒驾驶摩托车触犯了刑律,被法院判处拘役1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武栋也因醉驾受到拘役50天、罚金3000元的刑事处罚。

  两次拒绝认定工伤

  人社局被判重新认定

  加了一个班、喝了一顿酒,既让自己坐了班房,又让身体落下残疾,陶明越想越觉得委屈。他认为,自己虽是醉酒,但是按正常合理路线下班回家;车祸中虽然受了重伤,但交警认定自己对受伤没有责任,自己在下班途中遇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受伤,应属工伤。于是,他与公司一起向溧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2013年4月,溧水区人社局作出0321号认定工伤决定书,认为陶明系醉酒后受到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15条有关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规定。

  2013年5月,陶明不服,向溧水区法院起诉。开庭时,人社局辩称,陶明驾驶二轮摩托车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伤是事实,对此各方均无争议,但据相关证据证实,陶明事发之时系达到醉酒驾驶状态,依法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不得认定或者视同认定工伤的情形。

  法院审理认为,人社局的决定书程序合法,但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使用的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15条,结合本案事实,原告与动力机械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事故也发生在原告下班途中,原告在与武栋发生交通事故中也无责任,因而以《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15条的规定否认原告所受伤为工伤,显属适用法律错误。据此,法院判决撤销人社局0321号决定书,判定被告在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重新作出关于原告陶明工伤认定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判决后,各方均未上诉,已经发生效力。然而,2013年9月,人社局再次作出的1126号认定工伤决定书,仍然不予认定陶明为工伤。这次,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的排除工伤认定规定,即,“醉酒或者吸毒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陶明依然不服,第二次将人社局起诉到法院。

  法庭上,人社局辩称,在收到法院判决书后,对本案的事实又重新进行了审查,对适用的法律依据也进行了纠正,认为原告在事发之时确实处于醉酒状态,虽然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武栋车辆碰撞所致,但并不能排除与原告的醉酒行为有关。退一步说,即使该事故与原告醉酒没有关系,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之规定,已直接将“醉酒和吸毒”排除在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情形之外。

  法院审理认为,我国相关法律禁止醉酒后从事某些行为,《工伤保险条例》也将醉酒排除在认定工伤的范围外,由醉酒导致行为失控,引发的伤害事故不能作为工伤处理。但醉酒与伤害事故之间具备因果关系是醉酒不得认定工伤的条件,如果不加区分将醉酒一律排除在工伤范围外,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本意,也有悖于日常生活经验。

  2014年2月,法院作出判决,再次撤销溧水区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的第二份决定书,判决人社局在判决生效30日内重新对陶明作出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

  终审落槌

  人社局败诉

  人社局不服,向南京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人社局称,一审对本案事实认定不清,从而错误地适用法律,所作判决有违公正。一审以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复核结论作为判决依据,认定导致陶明严重受伤的“原因是第二起交通事故”是错误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得知陶明在第一起负全部责任的事故中已经受伤,之所以发生第二起事故,也与第一起事故中其醉酒行为有着不可分的关联性。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该起事故中仅是复核部门,并非事故处理部门,更不是医疗机构,根本无法确认“被上诉人身体并无大碍,导致其严重受伤的直接原因是武栋驾驶小型轿车碰撞所致”。

  人社局还称,一审曲解了《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的立法含义及基本精神。该条规定已直接将醉酒情形排除在应当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情形之外,而并不区分醉酒与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审认为由醉酒导致行为失控才不能认定工伤,将会对工伤认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现实中要判定醉酒和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对困难,将会导致许多不应当认定工伤的醉酒行为被认定为工伤,这样做有违《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也将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南京市中院组成合议庭审理,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陶明在该起事故中,虽然自己当时处于醉酒状态,但其遭遇车祸时自己本身无责任,也就是说并非是自己醉酒导致其遭受重伤,是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所致其受伤,应当依《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认定陶明为工伤。第二种意见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规定,职工符合第14条、15条的规定,但是有醉酒或者吸毒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该条款并未说明醉酒导致伤亡的才不得认定为工伤,而是规定只要有醉酒情形的就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所以应维持人社局所作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

  经过激烈讨论,合议庭采纳了第一种意见。南京市中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据了解,人社局已经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陶明醉酒下班车祸受伤为工伤。目前,陶明正在申请伤残鉴定,将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具体赔偿金额。

  体现立法精髓

  防止滥用工伤认定排除事由

  终审判决后,网友议论纷纷,审理该案的法官回答了公众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工伤保险条例》已经明确规定醉酒状态不属于工伤,不少司法判例也没有将醉酒认定为工伤,南京中院为什么认定陶明醉酒车祸受伤为工伤呢?

  法官表示,《工伤保险条例》以列举方式规定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条款的合理性和法律的人文关怀,客观上扩大了认定工伤的范围,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千变万化,在工伤认定案件中新情况不断出现,法律规定难以全部涵盖,加之文字表述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所以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是当前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虽将醉酒规定为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之一,但考虑到《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法律原则与精神核心是保障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后,让没有过错责任的无辜个人获得来自社会的经济救助和精神安慰。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可以看出,之所以将醉酒情形不予认定工伤的原因在于,劳动者本身存在过错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即醉酒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存在着相当因果关系。本案中,陶明在两次交通事故中虽处于醉酒状态,但第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其处于醉酒状态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也并非陶明的本身过错所致,其醉酒行为与第二次交通事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人社局、公安交管行政部门亦认定了陶明在第二次交通事故中不负事故责任。人社局在未区分醉酒行为与事故伤害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将存在醉酒行为而导致事故伤害发生的所有情形一律排除在工伤范围外,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亦无助于充分保障无过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第2项的规定认为陶明发生交通事故时因处于醉酒状态故不能认定为工伤,属适用法律不当,法院撤销人社局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无不当。

  第二个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已经排除了醉酒工伤认定事由,判决与这一排除法则是否抵触?

  法官指出,工伤认定排除事由,是指劳动者所遭受的伤害,虽然是在工作中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造成的,但法律明确规定不属于工伤的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 16条规定了三类工伤认定排除事由: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杀或自残。设定工伤认定排除事由,结合了客观与主观方面的双重考虑,将一些违反工伤保险制度实施本意的情形排除在工伤范畴之外,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维护了用工单位的正常运转。

  法官强调,不得滥用工伤认定排除事由。工伤认定排除事由的滥用势必带来劳动者利益保护的缺失,特别是醉酒事由的排除,在我国当前社会实际,放宽醉酒排除事由的适用,对于劳动者的保护不利,正如人社局以醉酒为由不予认定工伤,并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因此,法院在对工伤认定申请司法审查中对醉酒排除事由充分重视,对于排除事由的适用予以一定限制。

  法官指出,一项制度出台并实施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之后再根据暴露出的问题逐渐修改、完善,从而让制度更加科学和人性化。事实证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醉酒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过于笼统,判断起来缺乏可操作性。正是由于法律弹性空间太大,“醉酒伤亡算不算工伤”才引起人们关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下班骑电动车摔跤了,可以算工伤吗?
单方事故不属于工伤的按非因工受伤处理
下班骑车摔跤了,算工伤嘛?
下班途中遭遇非因本人原因的交通事故,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可要求单位认定工伤,自事故之日起超过1个月单位未申请认定的,工伤职工可在一年期内申请工伤认定;具体建议咨询律师后按律师指引办理。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一般需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责任。你要收集好事故责任认定书、医院诊断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找代打并通过咸鱼平台交易要交1000元,钱没交就别交了。代打行为在很多情况下违反平台规则甚至可能违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因邦信罪判刑两年出狱后,一般若没受相关限制措施,可去尝试办。但之前若因犯罪涉及账户被惩戒,短期内可能
郭进律师
郭进律师
4分钟前
你好,上述情况,建议委托律师查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车贷逾期被冻结资金,首先要积极与债权方沟通,说明自己情况,表明还款意愿,争取协商出可行还款计划,比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转账后即便消户,转给对方的钱也有要回的可能。若转账是基于错误操作或对方构成不当得利,可先与对方沟通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先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交易和被骗事实的证据。接着尝试联系对方,要求返还钱款,沟通时注意保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证据方面是比较充分的。可以先给对方发消息明确表达要求还钱,保留好记录。若对方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