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正道拍卖】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规划

更新时间:2013-01-18 17: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2009年11月5日川办发[2009]5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2009年11月5日 川办发[2009]5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2009-2012年)

  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近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规定、《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2006年-2020年)〉的通知》(川委发〔2007〕2号)、《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川委发〔2008〕26号)、《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两个加快”的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服务农民新生活为宗旨,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增强双向流通功能和扩大农村消费为目标,健全基础设施,创新流通方式,强化科技支撑,保障消费安全,提高增长质量,着力增强流通产业的功能,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城乡互动、活跃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合理规划,注重统筹发展。提高对农村市场体系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把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的互动关系,找准商品流通与服务流通的结合点,促进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融合,创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方式。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布局,深入开发平原、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统筹规划以县域经济为中心的流通平台,打造跨区域大交易、大集散、大物流和大服务的市场高地,改善统筹协调的发展环境。

  2.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引导发展。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竞争意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加大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宏观调控,保持适当的速度与合理规模,优化行业结构与地区布局。注重协调大中型和小型市场比例,兼顾市场新建与改造的关系。发挥公共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对重点发展领域、重要市场主体、重大建设项目予以倾斜支持。

  3.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注重创新发展。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丰富商品市场形态,推行新型流通方式,增强农产品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供应保障能力,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以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延伸优势产业链,拓宽优势渠道,打造优势品牌。不断创新流通服务方式,提升流通服务功能,改进流通服务管理手段,加速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4.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注重持续发展。整合农村市场资源,发挥各类主体在农村市场的网络、渠道优势,增强各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能力,提高农村流通主体的组织化水平,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拓宽“三农”服务领域,全面提高流通产业素质,为农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注重协调发展。健全农村市场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快面向“三农”的流通服务平台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流通领域公益服务能力。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市场流通服务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流通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省农村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农产品、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再生资源等流通网络趋于完善;现代流通方式较快发展,流通的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内需规模稳步增长,消费环境全面改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双向流通、内外贸融合与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市场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助推作用显著增强。

  1.农村消费明显增强。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力争达到4500亿元。

  2.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明显加快。县及县以下消费品经营连锁率达到20%,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连锁率达到60%,全省农副产品在新型零售业态中的销售额比重达到30%以上。

  3.流通主体明显壮大。全省重点培育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县域商品批发市场260个,年销售上亿元的流通企业300家。

  4.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建成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服务平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农村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农产品网上交易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功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

  (一)总体布局。

  1.建设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流通服务设施。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方向,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相适应,与居住形式变化相配套,着力解决买难卖难,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市场体系,实现在新起点下的农村市场基本流通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凸显农村市场服务民生的社会效应。

  (1)增强县城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布局功能完备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在县城构建商业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改造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消费品批发市场,提升批发服务功能;在集中居住区配置社区商业,拓展社区生活服务领域;因地制宜建设商品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大件耐用品维修服务中心,健全经营服务与售后服务体系;升级改造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和生猪屠宰厂,提高放心消费水平;适应旅游和商务活动的需要,适度发展旅店业。

  (2)健全乡镇流通服务功能,布局服务生产和方便消费的综合服务设施。在乡镇建设商业集中区,合理建设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中型连锁超市、维修服务站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发展连锁农家店,民族地区发展便民连锁店;建设改造乡镇旅店和其他生活服务设施。[page]

  (3)满足农民基本需求,布局与新农村不同类型村落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在城市郊区和平坝地区示范片的居民新村和新型社区发展小型超市、连锁农家店,配套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新型村落和扶贫新村,实现农家店的全覆盖;在民族地区农牧民定居点发展便民连锁店,有条件的建设农贸市场,其他地区视情况发展民贸示范网点。

  2.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互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主导,合理梯次布局,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跨区域流通市场,健全农产品交易、加工、集散和电子商务功能;进一步强化物流和交通的支撑作用,加强物流与农业产业对接,推进供应链管理,打造在新目标下的大交易、大集散、大物流和大服务的新型流通高地,凸显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应。

  (1)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布局跨区域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依托交通枢纽、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群发展,打通农产品出川、出口通道,与我省区域性、次区域性物流中心对接,强化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服务,扩大网上销售;在成都龙泉驿、攀枝花、西昌、绵阳、遂宁、雅安等地发展蔬果类农产品物流园区,在成都、宜宾、达州、广元、南充、眉山等地发展粮食物流中心,在成都、南充、遂宁、宜宾、内江等地发展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配送中心。

  (2)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区域性交易中心。成都、绵阳、南充、达州、巴中、自贡等地加快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宜宾、德阳、广元、遂宁、乐山、内江、泸州、资阳、眉山、广安、攀枝花、雅安、西昌等地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建设;成都、泸州、宜宾和雅安等地加快生猪、酒类、茶叶区域性交易中心建设。

  (3)依托县域产业基地,布局产地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平原地区粮油、蔬菜、水果等规模化生产基地,丘陵地区粮食、畜牧、水果等大宗种养基地,山区药材、山珍、干果等特色基地,攀西地区亚热带水果、反季节蔬菜基地,配套建设一批具有特色和规模品牌效应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3. 建设与新农村市场发展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转变农村市场发展方式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融合,建设农村市场发展促进平台,改造农村市场流通技术,提高市场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在新要求下的农村市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凸显社会化服务助力农村市场发展的科技进步效应。

  (1)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布局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实现流通增值和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为目标,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拓展信息服务范围,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立网上销售服务平台,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满足农业产业化与流通现代化需要,布局农村金融与社会服务事业。在乡镇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探索农资信用销售,支持农业生产和消费,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农资信用销售示范区;增强农村文化服务,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文化市场服务网络,巩固发展县、乡出版销售网点,实现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1.发展以产销对接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1)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据总体布局,建设川中与盆周、城市与农村、产地与销地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着力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市场及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运行,发挥效益。实施《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治理标准(试行)》改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仓储、加工和运输设施条件,完备市场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绿色环保、安全监控功能。发展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逐步推行电子结算,提高流通效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完善冷藏、仓储、运输、零售终端设施。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鼓励流通企业物流外包,提高农产品物流专业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

  (3)推行农超对接流通方式。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快速检测系统、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服务,发展农村流通经纪组织,拓宽对接渠道,创新对接机制,构建多元、长效、稳定的产销对接新模式。发挥流通新模式的主导作用,带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快形成农产品现代营销网络,降低农产品卖难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构建和谐共赢的产销关系。

  (4)加快生猪屠宰行业升级。控制定点屠宰厂(场)数量,按照分级标准推进定点屠宰厂(场)的技术改造,提高检疫检测、质量控制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进屠宰加工行业重组,提高屠宰加工的产业化水平,拓展生猪养殖和肉品零售的产业链。倡导科学消费理念,推广冷鲜肉消费,健全冷链流通体系。

  2.发展以配送连锁为基础的生活消费品服务体系。

  (1)构建消费品流通网络。适应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要求,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整合粮食、供销、邮政、医药、烟草、移动通讯等部门和行业市场网络资源,构建快捷、便利、安全的消费品流通网络,实现农家店在“三州”地区以外乡村的基本覆盖。

  (2)建设改造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发挥农村物流的支撑作用,实现县域农家店配送基本覆盖。健全配送中心功能,增强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和信息管理的技术能力,强化对农家店经营、商品质量和应急供应的保障作用。鼓励连锁企业联建共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门店送货服务,建立依托邮政配送和专业配送的基层支撑体系。

  (3)打造县城商业中心。建设以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的县城商业中心,优化县城商业中心业态结构,提升服饰、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商品消费服务水平,扩大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领域,形成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需求的新型商圈,繁荣市场,带动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page]

  (4)建设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适应城镇化建设和灾后重建带来的农村集中居住新变化,在有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造一批集商品销售、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农村中介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5)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四川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治理标准(试行)》,推动全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完善功能、配套设施、优化环境、规范管理,满足消费需求,保障消费安全。

  (6)发展农村社区生活服务业。适应城镇化和农村居民聚居形态及居住条件的新变化,建设业态适度集中的社区服务业,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社区服务中心区。拓展社区生活服务领域,充实文化消费、家电维修、家政服务、餐饮、信息通讯等服务功能,便利居民日常生活,拉动居民服务消费。

  3.发展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1)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网络。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规范现有农资流通网点资源,合理布局农资农家店。引导农资经营与农技服务相结合,加强农资市场的准入技术条件管理,大力推行农资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改善农资流通秩序。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健全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农机具等专业市场和营销服务网络。

  (2)完善农资配送服务体系。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以县级配送中心为支撑的县、乡、村多级配送网络,形成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营销保障体系。支持农资流通企业建立农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农资流通过程质量管理,完善农资放心流通的技术控制。

  (3)探索农资信用销售模式。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建立农资流通信用管理体系。探索开展以大型农资流通企业为核心、以银行消费信贷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本对象的农资信用销售模式,建立农资信用销售示范区,形成农资服务消费的新形式。

  4.发展以乡村网点为基础的民族市场服务体系。

  (1)健全民贸商业网点。在牧区结合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配套建设便民连锁店,在半农半牧区因地制宜发展民贸示范网点,在农区发展连锁农家店,满足农牧民就近购买日用消费品、民族特需商品、农牧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购销的需要,促进民族地区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发展农资市场和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增加民族地区市场活力。

  (2)建设与民族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商品配送体系。在“三州”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条件较好,人口较多、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县建设兼顾商品配送和应急保障双重功能的商品配送中心。在偏远县建立边销茶和生活必需品物资储备。

  (3)培育特色农畜产品流通能力。加快优势农畜产品主产地的流通设施技术改造,完善收储、加工、冷藏、包装和运输设施,延伸产业链,打造市场品牌。与跨国采购集团、大中城市的流通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关系,促进流通增值。

  5.发展以回收站点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1)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按照利于流通、方便交售的原则推行定点回收与流动回收相结合的流通服务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在乡镇社区建立回收站,在乡镇中心商业区、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资产拍卖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968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我是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城西盐井村民,我家乡的户户通道路至今无法修通,
你的问题没有描述清楚,无法给你具体回复。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可以来电咨询,咨询免费。
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修建旅游快车道,对需
你好,建议向拆迁部门咨询。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土地价格
你好。如需法律帮助或有疑问,欢迎你来电咨询或当面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一个16岁的男学生和一个12岁的女学生谈恋爱有自愿的范法吗?
和未满14周岁女性发生关系,不论自愿与否均涉嫌强奸
在拿到安置房之前,影响了分安置房
法律分析:安置房所引起的房产纠纷,是可以通过仲裁等手段进行解决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
我是残疾人拆迁有什么优惠政策呢
申请拆迁国家赔偿具体须满足以下条件:(1)主体条件,即拆迁过程中侵害公民权利的主体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职务条件,即拆迁行为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