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增加还贷压力 100万房贷月供多还200多

更新时间:2011-01-20 16: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去年10月和12月央行两次加息后,房贷客户还款利率相应上调,之前已办理住房贷款的购房者自今年1月1日起按上调后的贷款基准利率缴纳房贷,加息叠加效应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多次加息会改变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但目前效果还未显现。还贷压力增加莫慌!此次主力仍然

  去年10月和12月央行两次加息后,房贷客户还款利率相应上调,之前已办理住房贷款的购房者自今年1月1日起按上调后的贷款基准利率缴纳房贷,加息叠加效应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多次加息会改变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但目前效果还未显现。

  还贷压力增加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对于去年10月加息前就已贷款买房的购房者来说,两次加息后,贷款年利率直接由之前的5.94%上调至目前的6.4%,购房者月供增加。以贷款100万元、20年期、且按基准利率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如果是购买首套房并享受八五折优惠利率,去年10月20日前、10月20日至12月25日、12月25日后三个时间段里,购房者月供分别为6627元、6721元和6845元,月供分别增加124元和218元。如果是购买二套房,按1.1倍利率计算,上述三个时间段内月供分别为7473元、7603元和7777元,今年1月起二套房月供较去年10月前增加304元。

  七折房贷不必提前还款

  在加息的背景下,部分购房者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想法。对此,上海中原市场研究部认为,提前还贷首先必须了解清楚贷款银行的相关要求,如需提前多少天,是否收取及收取多少违约金;其次,要提前准备必需的相关文件;第三,勿忘退保及解除抵押,贷款人提前结清全部尾款后,银行会出具结清证明,借款人携带银行开具的结清证明原件、原保单的正副本和发票,通知相关保险公司预约退保。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贷款客户都适合提前还贷,已经签约享受七折优惠利率的贷款客户,购房资金使用成本较低,不必考虑提前还贷。因为若再次申请房贷,将按照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

  楼市调控任务仍然艰巨

  近期,各地楼市出现成交量快速上扬的局面,房价也随之有所上升。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次加息进一步增加了购房持有成本,将强化近期各级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购房需求的作用,使楼市进一步降温。福美来不动产分析认为,相对近两年来房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两次加息所增加的购房成本暂时有限。此外,加息与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还需要观察,楼市调控任务仍然艰巨。经验表明,加息对楼市尤其是房价的影响,滞后效应明显,通常需要累计多次加息、且在周期过半后才会初步显现效果。我国目前已进入加息通道,楼市降温预期已经到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银行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355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我贷了28000多的整容贷每个月300多利息,然后逾期了10天又多了300多的违约金
300多的利息,每月百分之1点多的利率合法,但违约金就不合法了。
贷款一千元3个月利息400多嘛
你好,需要专业计算,可以联系
请问房贷40万19年利息5.88月供多少
贷款年利率4911%每月还款1882545总利息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购买一次性纸杯不符合国家标准
你好,可以直接投诉处理的
退休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如何?
详询当地社保部门为宜的
微信更换实名认证前订购的东西,更换实名认证后如何退款
你好,购物时请保存好相关的凭证信息,商品出现问题时凭证信息成为是否能退款的依据。
轻喜到家入职买了工具包,离职要求退还合理吗
你好,你可以讲一下管辖地在哪,可以帮助你
今年43岁的独生子女,国家有啥照顾政策吗
独生子女家庭可享受的照顾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教育补助、养老保障等。申请时,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并按规定流程办理。选择何种处理方式,需结合个人需求和当地政策。选择处理
电动车正常行驶,一个儿童到车道上,躲避不及装上,判定我方次要责任,不愿意去检查,我这边受伤比较严重,
报警处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先报警并申请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再请求交警部门调解。若调解无果,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