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释义:第五条

更新时间:2013-01-10 1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五条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释义】本条是对信托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的规定。信托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共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民事

  第五条 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释义】本条是对信托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的规定。

  信托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共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民事商事法律关系。信托活动应当同其他民事商事活动一样,必须遵循共同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这是开展信托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讲,依照一定的目的设立信托以及信托当事人之间相互履行其义务,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属于信托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原则上,民事关系主要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只要当事人的意思不与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相抵触,即承认该行为的法律效力。但是,国家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信托当事人是不得违反的,这些法律包括专门调整信托关系的信托法,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以及其他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各项法律和行政法规。

  二、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是开展信托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原则。信托活动是一种民事商事行为,信托当事人之间处于平等地位,设立信托,形成信托关系,必须建立在委托人、受托人的自愿基础之上。同时,通过信托合同等信托文件约定信托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在设立信托和按照信托文件进行信托活动时,当事人之间应当有诚意,维护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不得背信弃义,损害对方和第三人的利益。

  三、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也是开展信托活动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信托活动属于民事商事行为,信托当事人可以根据信托的功能,在自愿的基础上设立信托,以实现信托的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但是,该信托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不能违反社会公共秩序,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信托活动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该信托行为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信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846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