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五十五条

更新时间:2010-04-20 1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五十五条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释义】本条是关于对销售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的规定。按照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

  第五十五条 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释义】本条是关于对销售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的规定。

  按照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凡属下列产品,都属于禁止销售的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产品;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失效、变质的产品;伪造产品产地的产品,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产品,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作为销售者,应当从质量信誉良好的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进货,并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严格履行进货验收义务,验明产品的合格证明等标识。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应拒绝进货,已进货的,应当作退货或其他处理。但是,销售者可能同时销售多种产品,特别是大型销售企业,销售产品的种类可能成千上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销售者必须准确掌握所销售产品的内在质量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了销售本法规定的禁止销售的产品的行为,即应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销售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销售的产品是法律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例如,对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中已公告的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仍然进行销售的;在进货时收受供货者贿赂的等,则应对销售者给予与生产者相同的处罚。但是,如果销售者确实不知道其销售的某产品为法律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的,则不应当给予其同生产者相同的处罚,而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销售者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应当承担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的举证责任;并且所提供的证据应具有充分性的特征。所谓充分性,是指销售者所举证据达到足以使人相信其确实不知道所销售的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的程度。另外,销售者还要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所谓从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处罚的下限。所谓减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最低限以下适用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最新产品质量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784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法释义第八十七条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第181条
你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2条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99-401、403、40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释义:第229条
你好,你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XX银行,不办储蓄卡可以投诉吗?
你好,可以询问银行部门
公司名下注册,能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你好,失业保险办理的流程为:社保局规定办理失业报备,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审查合格后,通知失业人员前去培训并可领取失业金。
初中不上学不请假会被开除吗?
这是可以直接起诉解决的
在职护士,可以在私人诊所兼职吗?
你好,可以说明你的具体情况
什么人能找津师,别人能冒冲父亲找津师吗?这祘什么问题请解答。在哪里能问到探示时间?
具体操作如下:1.若发现有人冒充您或亲友找律师,首先与律师或律所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并要求核实身份。2.若确认存在身份冒用或欺诈行为,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委
。,类案不同判怎么纠正?
纠正类案不同判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上诉和申请再审。上诉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要求对案件重新审理;申请再审是向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提出,要求对案件重新审查。选择哪种方式
你好我现在赌博车抵押了,是个人签的合同,我想问一下合同生效吗
赌博车抵押合同问题复杂,需具体分析。如合同违法可能无效,可协商解除或起诉确认无效。若合同有效但履行纠纷,可协商或诉讼解决。务必咨询律师,明确权益。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