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更新时间:2012-02-01 17: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三鹿氰胺事件后,婴儿食品健康问题就给每一位家长敲了一记警钟,在经济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变好的情况下,家长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孩子身上的消费支出基本上占了家庭总支出的一半。真实因为这个原因,婴儿消费品市场迅速膨胀,连带引起的婴儿食品
自三鹿氰胺事件后,婴儿食品健康问题就给每一位家长敲了一记警钟,在经济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变好的情况下,家长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孩子身上的消费支出基本上占了家庭总支出的一半。真实因为这个原因,婴儿消费品市场迅速膨胀,连带引起的婴儿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
现在黑心的商家是出奇得多,为了利润,什么假冒伪劣食品都敢生产。那么,婴儿食品中会存在那些问题呢?
一、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危害宝宝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中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虽然有些食品经过检验后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宝宝如果食用的含这类添加剂的食品过量,同样会有危害。
二、广告
有些是营养食品,如益生菌酸奶,但是有些食品纯属饮料,如乳酸菌饮料。益生菌酸奶对宝宝是有好处的,是一种健康食品,但是乳酸菌饮料根本就不属于奶制品,它只是和碳酸饮料同级别的饮品而已,所以家长如果听信了广告上的话,想要用乳酸菌饮品来给宝宝补充营养的话,是很不正确的。
三、滋补品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早长个子,或者想让家长智力发育快一点,拼命给宝宝买营养品。实际上,这样对宝宝的身体有很大害处。宝宝的消化能力并不强,过多的营养其实是消化不了的,只会积攒在宝宝体内变成脂肪,所以现在的儿童普遍偏胖。同时,市场上很多所谓的营养品其实并不营养,家长不要迷信。
四、洋食品
很多家长都有崇洋媚外的倾向,认为进口的食品就是好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首先,外国人身体的生长规律和中国人并不一样,外国食品都是按照他们本国孩子的营养需求来制作的,中国孩子并不一定适合。其次,进口食品其实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并不是所有进口食品都是好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食品安全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综上,你所述的这种情况可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如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的行政处罚告知书指定日期内到工商局去陈述申辩,仍不服的话还可以在收到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60日向英山县政府(具体找英山县政府法制办)或者黄冈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向英山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均可列为撤销该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