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

更新时间:2011-06-23 10: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乳糖不耐受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糖(鲜奶中含乳糖大约5克/100毫升),是婴幼儿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牛奶中的乳糖需经体内乳糖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吸收。当体内乳糖酶缺乏时,乳糖从小肠直接转运到大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发酵,引起水和气体的累积,刺

  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糖(鲜奶中含乳糖大约5克/100毫升),是婴幼儿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

  牛奶中的乳糖需经体内乳糖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吸收。当体内乳糖酶缺乏时,乳糖从小肠直接转运到大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发酵,引起水和气体的累积,刺激肠道粘膜,导致腹胀、腹敏、肠痉挛,甚至腹泻,当饮用奶制品后,有上述症状时一般称为乳糖不耐收或乳糖吸收不良。

  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的,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腹泻,停止喂乳类食品或代以米汤类食物腹泻消失,即为先天性乳糖酶的缺乏或低下,可能与遗传有关。

  (2) 成人型乳糖酶的缺乏:成人乳糖酶缺乏是遗传型的,受基因调控,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即出现乳糖酶活性的缺乏或消失,或随年龄递减,在所有乳糖不耐受的类型中,成人乳糖的缺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不同的民族和人种乳糖缺乏的始发年龄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在6~8岁,芬兰人在10~15岁,而非洲人发生在1~5岁。欧洲几乎不存在乳糖酶缺乏。

  (3)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常发生在一些疾病之后,如感染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多由于疾病所致小肠粘膜受损,当疾病完全恢复后,乳糖酶缺乏可持续存在。

  在中国儿童中,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达83%以上。

  乳糖酶缺乏与种族、气候、遗传有关。至于是否有适应性,或常喝牛奶是否会诱导乳糖酶产生尚无定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打架斗殴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你好,怎么了、遇到什么法律问题了
可以直接起诉或者通过专业人士处理
刘洋律师
刘洋律师
2分钟前
你好,是想咨询民事纠纷的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首先,撞人后你有义务承担合理赔偿。老头提出挂水费用,如果是因昨晚事故导致的合理医疗需求,你该付;若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别着急,等律师回话这段时间,你可以把要跟律师说的事情再捋一捋,比如事情的经过、相关证据等。要是律师长
不是已经规定,可以要求补缴社保,如果不补缴可以解除,经济补偿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