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方式的风险
更新时间:2011-04-14 08: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下列情况下,信用证方式比托收的风险还大。1、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在信用证内列有货方不易办到或即使办到也会被开证行及客户借故拒付的条款,如在信用证中规定“检验证必须由国外某客户签字,并与开证行留存的字样相同”。由于货方并不知道留存在开证行的签字
在下列情况下,
信用证方式比托收的风险还大。
1、软条款信用证。
是指开证行在信用证内列有货方不易办到或即使办到也会被开证行及客户借故拒付的条款,如在信用证中规定“检验证必须由国外某客户签字,并与开证行留存的字样相同”。由于货方并不知道留存在开证行的签字是何样,一旦该客户存心诈骗,将留存的字样更换,或迟迟不把签字检验证寄回,将造成单证不符而遭拒付。
2、信用证中规定的特殊条款。
要求自寄提单或由议付行寄一份正本提单给国外某客户,如果照办,国外客户不用付款就可拿到提单提货,客户将货主提走后,就能以质量等借口或在单证上找茬拒付。这一后果比托收方式还严重,因为,在正常托收中,D/P方式(付款交单)要客户将货款交银行后,才能拿到提单等货运单据;即使用D/A(
承兑交单)方式,起码要由客户在
汇票上“承兑”(作付款
承诺)后,才能拿到提单进行提货,而用上述信用证方式,貌似银行开证可以太平无事了,其实潜存着极大的风险。
本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方式的风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请问信用证风险敞口是什么意思?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知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首先为您解释“风险敞口”。风险敞口,一般表示的是,银行对贷款人放贷的信任程度,用金额大小衡量,金额大信任程度高,反之亦然。那么“信用证敞口”则是“风险敞口”中的一种,通过信用证的方式,表示银行对贷款人放贷的信任程度。希望我的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