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

更新时间:2013-01-30 15: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得经济活动进行得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层次分析,可以将我国的绩效审计划分...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得经济活动进行得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和评价。

  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层次分析,可以将我国的绩效审计划分为以下内容:

  (一)公共部门绩效审计。

  整体层面评价,即把政府或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绩效状况作为审计内容,称之为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它所评价的内容可以涉及到该公共部门的以下方面:政府部门运转过程中对人、财、物资源的消耗利用状况;政府部门的公共事业规划能力;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监管能力;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约束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选择与制定能力;政府部门从事公共管理活动方法的科学和先进程度;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等等。

  (二)公共项目绩效审计。

  重点层面的评价,即评价政府履行政府责任的履行绩效。把政府对公共投资领域的为公民服务的投资项目作为审计内容,称之为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建设工程,等等。它所评价的内容涉及到了对于每一项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部门是否能够合理规划公共项目建设,能否经济、节约地投入公共项目的建设资金,能否充分有效地实现公共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

  (三)公共资源绩效审计。

  单项层面评价,即评价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的履行绩效。对政府或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分配和利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的审计活动。它所评价的内容涉及到了对于政府使用公共资源是否能够合理、经济、效益的使用,作为公共资源的典型代表就是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

  找法小编提醒您: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法治性、廉洁性、公共服务性、高效率是善治政府的重要特征。政府审计追求自身的发展是绩效审计发展的内在动力,审计是依法进行的,并按一定法律、法规作为评价尺度和取证依据的,审计法对效益审计做出规定。其他法律、法规也对效益评价提出要求,如预算法、环境保护法、科技进步法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健全与完善的民主法制制度,都为保证效益审计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不太明确你表述核心,猜测是某事已发生三次,前两次已处理相关钱款,这次又有2000元下来,能否补充说明
您好,要看涉及的情况,比如犯罪涉及的数额。
是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您好!受伤情况如何?事故责任如何认定?您可以电话联系我详细咨询,我会给您建议意见!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