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难以辨别 艺术品市场让人“很无奈”

更新时间:2013-01-10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近日花3000元从山西购买了一块“汉代”的玉璧。回到济南一请教内行,得知如果真是汉代玉璧,能值上百万元,花了3000元买的肯定是“冒牌货”。由于是假冒的,这块玉璧大概值不了多少钱。“乱世买黄金,盛世搞收藏”。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山东的

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近日花3000元从山西购买了一块“汉代”的玉璧。回到济南一请教内行,得知如果真是汉代玉璧,能值上百万元,花了3000元买的肯定是“冒牌货”。由于是假冒的,这块玉璧大概值不了多少钱。  “乱世买黄金,盛世搞收藏”。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山东的艺术品市场日渐火爆,粗略估计每年山东境内流向艺术品市场的资金为数亿元。山东的字画、古玩、瓷器、玉器等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额,在全国也排前几位。济南文物店的许东雷说,虽然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兴旺,但这个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问题很多,“让人很无奈”。  “过去辨别一幅字画的真假,可以从印章上进行甄别,因为印章一般难以模仿。而现在很多造假者利用高科技手段造假,使人难以辨别。”许东雷介绍,由于真品数量有限,而且价格昂贵,买卖真品一般赢利不多。因此,很多人便打起了“以假乱真”的主意,以致于在艺术品市场上买到假货早已不是新闻。同时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除非十分专业的鉴定师,一般人难辨真假。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艺术品鉴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物鉴定资格考核,难度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过。由于对于鉴定这个行业缺乏准入制度和相应标准,很多人多少知道一点就自称鉴定师、专家。再者,艺术品鉴定费用相当高,有一定水准的专业人员,鉴定一次收费数万元,有的一个小时收费数千元,好多收藏者买得起鉴定不起,只好不管真假先收藏着。  “在真假难辨的艺术品市场,很多想投资的收藏者显得非常盲目。”许东雷认为,搞点艺术品收藏,既陶冶情操又保值增值,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渴望一夜暴富,把发财梦寄托在一件“宝物”上,难免付出沉重的代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请问什么时候发生的?可以详细说下情况ZXN
卖方没告诉你?对方一般来说有告知义务的
你好,请问涉及多少金额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11分钟前
具体要看下合同的内容的啊
孙昕昊律师
孙昕昊律师
23分钟前
你好,请问双方是否同意协商离婚还是具体想怎么办?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37分钟前
上海刑辩任律师,可以联系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1小时前
如果您只是通过语言表达“开到他了”,但并未实际实施任何伤害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语言威胁可能被认定为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