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艺术圈收藏界6大是非

更新时间:2013-01-10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艺术圈收藏界的活色生香一点也不亚于娱乐圈。自从经历了前两年的韩美林打假、史国良打假等种种事件后,这个圈子越发变得敏感起来。风吹草动,刹那间都可乱了一池涟漪。更何况,这一年,最搅动人心的,竟然是季羡林与吴冠中两位重量级的艺术老人。今天,我们盘点2008的

艺术圈收藏界的活色生香一点也不亚于娱乐圈。自从经历了前两年的韩美林打假、史国良打假等种种事件后,这个圈子越发变得敏感起来。风吹草动,刹那间都可乱了一池涟漪。更何况,这一年,最搅动人心的,竟然是季羡林与吴冠中两位重量级的艺术老人。今天,我们盘点2008的艺术事件,看那些是是非非,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我们的感受:囧。
是非1:炮轰
吴冠中“大嘴”轰美协
◆事件回放
2008年1月, 89岁高龄的吴冠中在接受南方某报专访时“大嘴”话美协。他的言论包括: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人事派别之争)导致几十年里中国美术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和创见;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
◆记者追踪
美协有关领导后来的回应十分委屈:如果取消了美协,政府安排的大画将何以组织来应对……这种软弱的回应,显然不如炮轰来得振聋发聩。记者后来与很多美术界人士谈起,有人赞吴冠中说得好,说得痛快,说得一针见血;也有人认为老人片面以欧美的美术体制来衡量中国当代美术界,难怪会有水土不服的不爽。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为吴冠中对艺术的真诚和敢言而喝彩。
是非2:闹剧
“毕加索”喊了半天没来
◆事件回放
4月中旬起,一场艺术闹剧在上海粉墨登场。由一些上海商人进行操作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在上海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7月将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有百幅毕加索作品参展的大展。这个展览让无数艺术爱好者“垂涎”无比。然而,7月5日开幕当天,当手持门票的观众进入展览中心时,展场内竟然空空如也。随之而来的,是中方和国外合作方互相诋毁、撕毁合约、诉诸公堂……
◆记者追踪
据悉,该展览缘起于一位收藏了40多幅毕加索作品的“丹麦大收藏家”欲到中国进行专项展出。中方有关负责人于是策划“100幅毕加索作品巡展”,并与丹麦一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但由于缺乏“职业化操作经验”,导致在各个方面问题层出不穷。奇怪的是,“有意借出毕加索部分原作”的法国毕加索博物馆自始至终与此事“毫无干系”。这个事件,折射的其实是国内艺术展览尚缺乏成熟的操作体系,漏洞百出。
是非3:流拍
当代艺术上演“高台跳水”
◆事件回放

周春芽\"桃花\" 资料图

杨飞云 2004年作 秋海棠 资料图

2008年11月的中国嘉德秋拍,周春芽的《桃花》和杨飞云的《秋海棠》惨遭流拍。紧跟着而来的保利秋拍,包括曾梵志、岳敏君、刘小东等在内的名家之作,都遭遇了流拍,许多作品甚至连过去一半的价格都无人接盘。同样在11月份的“多事之秋”,全球排名第三的拍卖行菲利普斯伦敦秋季的当代艺术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天价明星F4”中的前两位——张晓刚与岳敏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记者追踪
在追踪这一事件时,记者可以感受到行业的一种复杂心态。幸灾乐祸的人固然是有的,也有不少人认为当代艺术只是回归其价值本位,“比古代经典传世的艺术品价格还高,本来就很离谱”。在南京,也仍然有不少的当代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这让记者联想到去年在南京对张晓刚、岳敏君的采访。当时,张晓刚自比“农民”,岳敏君则自称“跟街头修锁的没两样”,心态都很好。
是非4:盗卖
季羡林藏画引发“夺宝”战
◆事件回放
发生在2008年的季羡林名画“盗卖”风波实在算得上一部扑朔迷离的连续剧。11月初媒体惊曝,季老收藏的名画可能被盗拍卖,时任其秘书的杨锐卷入漩涡。随后,季羡林写信给总理要求换秘书、北大13年来阻断季老与儿子季承相见等新闻相继出炉。11月5日,北京大学校方发表声明称,学校对季羡林收藏正在逐一进行清点登记,目前尚未发现其藏品外流的情况。但媒体又说,季羡林于11月7日通过视频对话儿子季承时透露说,“(丢画)千真万确,我知道,当时有感觉。”……
◆记者追踪最新的情况是,拍卖公司现身,称他们所卖的作品与季羡林的前秘书杨锐完全没有关系,提供那批书画作品的人已经逝世。
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这都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一位倍受尊敬的国学大师、一位历经风雨的百岁老人,竟在晚年被迫卷入如此匪夷所思的“夺宝”大战,实在要让人感慨“人心不古”。
是非5:作假
林散之之子先“打假”后道歉
◆事件回放
12月1日,江苏一家广播电台在早新闻节目中播报了对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儿子林筱之的录音报道,内中林筱之称鉴定专家萧平和书画家庄希祖在林散之的作品鉴定上作假。庄希祖12月16日举行发布会,授权律师发表声明,要求这家电台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随后又宣读了12月2日林筱之写给萧平和庄希祖的道歉信,称自己已82岁高龄,在极度疲劳下接受采访出现“口快、口误”。12月17日,萧平在南京长乐大厦举办“去伪存真”发布会。发布会上,林筱之之子林小同代父出席,当面宣读了林筱之的致歉声明。
◆记者追踪
这次的风波,说到底还是由于随着林散之的书法升值,赝品更加横行。谈到市面上的林散之作品,林筱之后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肯定:“真的少假的多”。 [page]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藏家则称,从2007年秋拍到现在,已有上百张的假林散之作品流入各地的拍卖场。
是非6:拍假
拍来假画告拍卖公司却输了官司
◆事件回放
“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7月1日,吴冠中在一幅名为《池塘》的画的外裱玻璃上签了这样的字样。至此,这幅作者署名为吴冠中、在拍卖行四处流传的《池塘》终于被确认为假画。该画的收藏者苏敏罗要求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全款退还当初因为投拍该画而花去的253万元。12月15日该案一审终有结果。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原告苏敏罗的全部诉讼请求。当事人苏敏罗经过与律师协商,明确表示将继续上诉
◆记者追踪
这一事件让人感慨万分。假拍和拍假,已成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两大毒瘤。所谓假拍,就是人为抬价,制造拍品高价成交的假象;而拍假,则是以假当真,让大量赝品以拍卖的方式堂而皇之走入艺术收藏市场。“吴冠中假画案”再次触及拍卖行不保真的“潜规则”。画作既已证明是伪作,那么卖假货都是法律应该打击的。苏敏罗案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来源:扬子晚报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03年12月份的今年多大
法律分析:1、年月日方式规定期间的,自次日起开始计算期间。2、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3、期间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以法定节假日最后一日的次日为期间最后一日。
2002年11月11日算多大了
您好,建议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04年11日,今年多大
你好,建议计算机计算年纪,一般月份不足即为法律上的不满。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对方责任,挽回经济损失。
你好,向当地林业或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咨询并申请养殖许可。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可能涉嫌帮信罪,可以及时报警处理。
陈曦尧律师
陈曦尧律师
13分钟前
如果是一人公司,且资金混同的话,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两人以上股东,股东仅在出资额限度承担责任
杨国丰律师
杨国丰律师
15分钟前
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办理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23分钟前
你好,低保和贫困户资格的评定主要依据家庭经济状况和收入情况,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审核。如果父母的家庭收入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30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可以咨询一下你的开户银行。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