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全套“中国粮票”以2.4万港元在香港某拍卖会成交,更创下了“中国粮票”在香港拍卖成交价之最。 粮票收藏爱好者陈先生是全国收藏协会票证委员会的会员。据他估计,以2.4万港元的价格,不可能买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套“中国粮票”,到底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8月6日,一本全套“中国粮票”以2.4万港元在香港某拍卖会成交,创下了“中国粮票”在香港拍卖成交价之最。消息传出后,记者找到一位专门收藏粮票的陈先生,他是全国收藏协会票证委员会的会员。据他估计,以2.4万港元的价格,很难买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套“中国粮票”。 收集全套“中国粮票”困难重重 陈先生向记者举例说:“曾经有一个藏家想要收集1955年广东省通用粮票全套,结果花了很大力气用5000多元才从市场上收集齐全。一般粮票,按品相和存世量等因素的差异,每套市场价在几元到几千元不等。从1955年始发到1993年停用,平均每个省份发行过10套以上粮票,每套都有5种左右面额。单从这个角度去算价钱,已经不止2.4万港元了。” 到底如何定义“全套”二字呢?陈先生表示从字面意思看,“全套”的意思是指把全国所有的粮票都收齐集全,但粮票按属性分为全国通用、军用和地方用三种,要把各年份、各面额都收集齐全,想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按上面所说的标准来收集,真正的全套全品“中国粮票”价格保守估计接近100万元。即使品相略差的,也需要50万元到70万元不等。在陈先生的店里,记者遇到了一些粮票“发烧友”,他们对陈先生的说法表示认同。更有人认为,2.4万港元的粮票大全,极有可能以各行政区为单位,象征性地在各地区收集一套,继而合成为“全套”。 粮票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使用价值了,存世量与时俱减是必然的。而且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域太多,全部收集有些不现实。另一位粮票收藏的资深人士表示,粮票是特殊年代各地区特有的购粮凭证,这样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存世量减少是必然的。 粮票“红星”价值不菲 很多收藏者并不是很了解衡量粮票价值的主要因素,陈先生认为除了看存世量多寡外,发行年份也是个重要因素。他举例说:“1955年全国通用粮票全套共五枚,现在市场价格仍高企在300~500元。建国前在解放区流通的粮票、当时极个别村县自行发行粮票、或者于1978年印刷并未流通的唯一一套带编号粮票,这样的粮票‘红星’价格更是不可估量。” 据他介绍,每套粮票中面额最大和最小的单枚往往价钱是比较高的,占全套总价三分之一左右,投资收益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