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更新时间:2019-08-19 13: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相信网友们都知道,我国对于反垄断是做的不错的,我国有着相应的反垄断法,所以一些垄断行为根据我国法律是非法的,但是很多网友不知道反垄断法规定了什么样的垄断行为,想让小编简述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为此找法网小编搜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二、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联合抵制交易。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三、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应网友要求,简述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可以看到,我国的反垄断法对于垄断行为有着很多规定,一些行为被明确认为是垄断,所以网友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垄断,如果网友们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找法网小编和律师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有瑕疵的具体原因。
你好!民事行为如果意思表示有缺陷,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的,按理都是无效的,但民法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对于只涉及当事人而不谁国家或第三人利益的意思有缺陷的民事行为,其有效还是无效的选择权被赋予行为人自己,既赋予当事人撤销权或变更权。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趁人之危、欺诈胁迫。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不合理协商不了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
你好,你可以讲一下管辖地在哪,可以帮助你
是什么原因涉及照片?这个不好弄,不好弄,这个不好弄,这是骗局。
注销营业执照后,需向社保部门说明情况并提交注销证明,符合领取条件(如仍在失业期、未重新就业等)且审核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这个公司的名字叫什么呢?现在最关键的不是你的借贷信息。最重要的是你肯定已经和对方签订了电子借
你好,你咨询的纠纷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可以先协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