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20-07-09 17: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骗取出口退税不仅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也给我国的税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造成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为了严厉打击这类犯罪分子,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那么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如何确定?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骗取出口退税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骗取出口退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权。骗取出口退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依刑法第21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骗税是以退税为前提的。骗取出口退税比一般的骗税的危害性要大。

  3、骗取出口退税罪在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

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如何确定

  二、骗取出口退税立案标准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了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权。

  2、客观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中国享有出口退税权的单位有三种:

  (1)享有独立对外出口经营权的中央和地方的外贸企业、工业贸易公司以及部分工业生产企业。

  (2)特定出口退税企业,如外轮供应公司、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等。

  (3)委托出口企业。

  前两种单位可直接申报出口退税,自然可以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后一种情况中、委托方虽不具有直接出口经营权,但其仍有权享有出口退税利益,所以也可以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至于代理方本身具有直接出口经营权,当然可以成为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

  4、主观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在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

  三、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如何确定

  《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如何确定”等相关法律知识。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处罚标准与骗取税款的数额是有关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者很有可能被判无期徒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强迫交易罪数额标准是怎样的?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强制,使其不得不向行为人提供服务或不得不接受行为人的服务。这里的“威胁”,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行暴力侵害相威胁,或以其他方式进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不得不向行为人提供服务或不得不接受行为人的服务
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是怎样的?
看其在经营过程中的获利多少,具体事宜,建议及时聘请专业律师介入,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申请取保候审。
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您好,如果是个人构成非法经营罪,那么对于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是这样的,个人由于违法经营违法所得在一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的食品的数额的价值在5万元以上。即使没有达到上述的标准但是如果他在两年之内曾经因此受过两次行政处罚的话,再犯的他也构成非法经营罪的
律师解答动态
黄蓉律师
黄蓉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请问您是要咨询婚姻家事方面的法律问题吗?
要先了解到具体案件情况才能做出判断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9分钟前
根据《民法典》和《保险法》,贷款机构不得强制搭售保险,建议您核实合同条款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4分钟前
建议申请每月3000-4000元生活费,需提供工资证明和必要支出凭证。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42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55分钟前
请问你遇到的纠纷具体是什么?
万伟律师
万伟律师
1小时前
你这种情况确实不容易。工伤后没及时住院,后来辞职写了个人原因,可能影响了赔偿。既然仲裁、一审、二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