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更新时间:2012-12-27 01: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
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
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只有这些人才能独立构成渎职罪,其他人员只可能是该种罪的共犯,不可能独立构成该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处理渎职罪时,常见方式有起诉、行政处罚等。选择方式需考虑证据充分性、行为严重性等因素。如证据确凿、行为严重,可优先选择起诉;若证据不足或行为较轻,可考虑行政处罚并进行教育改正。
渎职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关于渎职罪的立案条件有以下几点:
1.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给社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为渎职直接造成3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渎职给国家、集体或是个人造成巨大影响。
4. 有其他特别严重的其他情节。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并犯前款罪,处罚将更加严厉。
哪些要素会构成国有企业渎职罪?
构成国有企业渎职罪的要素包括:
1. 客体:国有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 客观表现: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主体:特殊主体,即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4. 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处罚标准:
1.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上述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上述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