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

更新时间:2021-11-04 07: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个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企业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怎样?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然后减去法律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额。关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的内容,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按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应纳税额=凭证数量×单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二、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章 应纳税额 :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七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第七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

  第七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所称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三、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的全部内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然后减去法律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额。如果您还不懂,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单位离职怎么还有个人所得税?
你好,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公司交还是个人交的问题,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一般由支付工资(或个人所得)的企业或单位代扣代缴,不需要哪些步骤或者手续。按照税率在当月工资表中代扣,月度申报即可。
单位离职怎么还有个人所得税?
你好,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公司交还是个人交的问题,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一般由支付工资(或个人所得)的企业或单位代扣代缴,不需要哪些步骤或者手续。按照税率在当月工资表中代扣,月度申报即可。
分公司企业所得税如何缴纳
1. 分公司企业所得税需依法申报缴纳。 2. 如总分支机构在同一地区,可由总机构汇总申报;若在不同地区,通常需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 3. 务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确保及时、准确完成税务申报和税款缴纳。
律师解答动态
王强律师
王强律师
6分钟前
公司股东可以对持股比例进行变更、但是欠税事实不能改变。
郑超律师
郑超律师
17分钟前
不合理,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0分钟前
客人少付油费涉嫌不当得利,建议及时联系追讨,必要时可报警处理。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24分钟前
如果补习班捆绑销售课程并且未能上完课程,您可以通过合理沟通、协商解决、投诉与维权等途径,争取退还未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