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
更新时间:2021-04-06 12: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纳税是税务机关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纳税人的义务。在进行纳税的手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纳税人识别号码的体现,一般在我们首次申报纳税的时候税务机关的时候会告知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查询到,今天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简称为“税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7位、18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位行业代码,11—15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位码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二、怎么申报纳税
1、纳税人向国税局的征管部门提出网上申报纳税申请,经县(市)区局审批同意后,正式参与网上申报纳税。
2、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在银行已经开设的缴税账户,并保证账户中有足够用于缴税的资金。
3、纳税人与银行签署委托划款协议,委托银行划缴税款。
4、纳税人利用计算机和申报纳税软件制作纳税申报表,并通过电话网、因特网传送给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系统。
5、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的应划缴税款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有关的银行。由银行从纳税人的存款账户上划缴税款,并打印税收转帐专用完税证。
6、银行将实际划缴的税款信息利用网络传送给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系统。
7、税务机关接收纳税人的申报信息和税款划缴信息,打印税收汇总缴款书,办理税款的入库手续。
8、纳税人在方便的时候到银行营业网点领取税收转帐完税证,进行会计核算。
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三、不申报纳税的后果
不申报纳税的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或者扣缴义务人、代征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国家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由国家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一般纳税人不按规定申报并核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除按前款规定处罚外,在一定期限内取消进项税额抵扣资格和专用发票使用权,其应纳增值税,一律按销售额和规定的税计算征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的相关内容。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征上面的号码,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号一样是唯一且终身不便的数字代码。具有纳税人资格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严格、纳税,如果一经发现没有申报纳税,除了要面临责令改正以外还要处以相应的罚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
纳税人识别号一般是指由字符组成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识别代码。需要发放纳税人识别号的有扣缴义务人、临时纳税登记人、以及代扣代缴的自然人纳税人。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机关办理业务,以及进行数据信息内外部交换和共享的基础,在办理相应登记时确定。该标准按不同业务管理划分为三类:
1. 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义务人登记)并需发放相应登记证件的纳税人;
2. 临时发生纳税义务办理临时登记的纳税人;
3. 在办理代扣代缴或代收代缴及自行缴纳时对自然人登记的纳税人。
为推进和加强个人税收管理,尤其是对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的统一管理,该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登记的纳税人”的统一编码规则。
个人的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
<p>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识别号是身份证号码。
</p>
<p>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gt;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第九条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
</p>
<p>
<p>
法律依据: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
</p>
<p>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p>
<p>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
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p>
</p>
请问纳税人识别号是什么
纳税人识别号,是由字符组成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识别代码。需要发放纳税人识别号的有,扣缴义务人、临时纳税登记人、以及代扣代缴的自然人纳税人。<br/>
法律依据:<br/>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通知》<br/>
纳税人识别号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被赋予全国唯一的纳税识别代码,该代码是税务机关办理业务,以及进行数据信息内外部交换和共享的基础,在办理相应登记时确定。
该标准按不同业务管理划分为三类:<br/>
1.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义务人登记)并需发放相应登记证件的纳税人;<br/>
2.临时发生纳税义务办理临时登记的纳税人;<br/>
3.在办理代扣代缴或代收代缴及自行缴纳时对自然人登记的纳税人。
<br/>
为推进和加强个人税收管理,尤其是对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的统一管理,该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登记的纳税人”的统一编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