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证书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2-12-27 02: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省直属局、省小浪底直属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7]7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2000年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0]78号)和《河南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

  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省直属局、省小浪底直属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7]7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2000年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0]78号)和《河南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的通知》(豫地税函[2001]125号)文件以及2002年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的《税收征管法》对扣缴义务人法律责任及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为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进一步明确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扣缴程序,提高扣缴质量,省局对原《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证书》(以下简称《证书》)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须知》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重新印发给你们,并对《证书》发放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证书》由省局统一印制,免费发放。凡有支付个人应税所得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外企驻华机构、中介机构等都属这次《证书》发放的范围。对以前已领取《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的证书》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须知》的扣缴义务人要重新换发;对以前未领取《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证书》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须知》的扣缴义务人和新办单位,特别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外企驻华机构、大中小学校、社会办学校等组织和非正常纳税户,要组织力量,认真排查,摸清底数,力争做到发放“证书”一户不漏。此项工作务必在2002年9月底前进行完毕。

  二、《证书》以市为单位进行编号。各级税务机关对发放的《证书》以取得《送达回执》为准,编造清册,建立台账。

  三、在发放《证书》时,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要正确填写“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登记表”,认真办理扣缴登记。

  四、各地税务机关要以《证书》发放为契机,大力开展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培训工作。省局将组织力量对各级重点扣缴义务人进行培训。各地税务机关也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扣缴单位办税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省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税款质量。

  五、各地要认真填写“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证书发放情况统计表”,于10月15日前上报省局,并将其作为今年工作考核的重点之一。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332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换工作后个人所得税APP可以直接修改扣缴义务人吗
你好!建议直接咨询平台工作人员。
纳税义务人纳税争议有哪些类型
纳税义务人纳税争议有哪些类型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个人贷款利息所得是否需要纳税
个人贷款利息所得是否需要纳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谁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人
谁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人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个人综合所得税纳税规则
个人综合所得税纳税规则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您好!没交保险驾驶机动车出车祸了!该如何处理?
未交保险出车祸应立刻处理。首先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报警;其次,如未造成人身伤亡且事实清楚,可撤离现场协商处理;最后,联系保险公司了解赔偿程序,提交相关材料并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别人说是去她家帮忙摘果子,后来才知道不是她家的会承担责任吗
可能需承担侵权责任。如造成损害,应与当事人协商,或报警由公安机关处理。若协商不成,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起诉至法院。具体责任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未成年人可以拿家属存折去取钱吗
未成年人取家属存折资金时,如监护人陪同,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未成年人身份证明;如监护人书面授权,需确保授权书内容明确、合法;如遇紧急情况,需向银行证明并提供相关
找公司预支扣7.5的点合法吗
预支工资并扣点,首先需核查劳动合同和公司制度。若合同或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扣点比例,且该规定不违反劳动法,则公司有权执行。若无相关规定或规定不合法,员工可与公司协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