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个税法正式实施之前,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中,起征点为3500元,后来调整成了5000元,这对工薪族而言,其实是个利好的政策,因为这代表着,每个月能拿到的工资也会更多一些,有些工资超过4000元,未满5000元的,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发生新变化之后,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也有所调整。比如缴纳社保后,工资收入不足5000元,不用缴纳个税,这一点上述也提到了,如果超过5000元,个税区间0-3000元税率按3%计算,速算扣除数是0。需要注意的是,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12000元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210。
不同的个税区间税率不同,速算扣除数也不同,以为在2020年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这个项目,因此包含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租房租金、继续教育、赡养老人、大病医疗这6大附加扣除项,部分上班族的收入又能增加一笔,至于它的计算公式,主要是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由此可见,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费用减除额,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中,起征点为3500元,后来调整成了5000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对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