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怎么缴纳证明

更新时间:2018-12-19 18: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有时候需要开具证明,那么,个人所得税怎么缴纳证明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解答。

  个人所得税缴纳地点是在本人所属省市的税务机关申报,然后由该机关扣税。当然属于单位的可以由单位的会计出纳统一申报,如果是个人申报个人所得税,就要依据申报数额来确定,最简单的确定办法就是社会保险在哪儿交,个人所得税申报就在哪儿。那么,个人所得税怎么开具缴纳证明呢?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如下:

个人所得税怎么缴纳证明

  一、个人所得税怎么开具缴纳证明

  1、纳税人申请开具完税证明时,应填写《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并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2、纳税人委托他人申请开具完税证明,受托人应填写《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并提交纳税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受托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及委托协议原件。

  3、税务机关应严格审核纳税人或受托人提交的上述证件和材料,开具完税证明之后,受理人员应在《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中注明开具完税证明的字轨号码,并将《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申请表》、纳税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委托协议原件、受托人身份证件复印件一并留存归档。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个人所得税怎么缴纳证明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在达到一定收入时所必须要缴纳的税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税收一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管个人所得税缴纳地点多么偏远,缴纳数额多少,我们都应尽这份义务。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个人更好的发展。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大家到找法网网站进行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223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可以由证劵交易所代扣代缴
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您好,建议咨询税务部门。
个人所得税证明怎么开
你好,可以开具所得税证明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么交个人所得税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汽车转弯时不要倒电动车,但不违法吗?
您好,由交管部门认定事故责任
我在一所中学工作。因为考研,学校不同意,我不得不辞职。研究生毕业后,但现在只是我新工作的工龄。教育局
关于职工权益的问题属于劳动局管辖,劳动工龄问题一般先咨询劳动局,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解决。
我受伤了,怎么解决?
协商不成可起诉解决
武汉市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标准是多少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是,以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为缴纳基数。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
怎样交个人所得税
怎样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太原询问律师需要多少钱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合作协议要坐班吗
劳动合作协议是指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建立的的一种劳务合同关系;劳动者与单位之间不是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不承担劳动者的保险、工资、福利等各种待遇。只是把这一部分工作承包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