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应纳税额怎么计算?
更新时间:2017-11-13 09: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如果不是专业的会计认识,应该是不了解营业税应纳税额怎么计算?如果您有兴趣知道,就一起往下看吧!
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营业税的应纳税额是怎么计算的呢?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1、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
2、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若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扣除后的价款为营业额;若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得从营业额中扣除。
3、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③按下列公式核定: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营业税应纳税额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希望这篇能帮助到大家了解营业税应纳税额是怎么计算的?如果您还有营业税方面的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在线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收人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
(一)收入的形式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二)费用扣除的方法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特殊项目外,一般允许从个人的应税收入中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包括为取得收人所支出的必要的成本或费用,仅就扣除费用后的余额征税。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根据其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
怎么计算个税,请问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有哪些?
您好,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