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捐赠涉及的税收优惠实例

更新时间:2012-12-27 02: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将其所得向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准予扣除的部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必须是向在中国境内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2)必须通过中国境内非营

个人将其所得向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准予扣除的部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是向在中国境内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2)必须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组织进行,不得直接捐赠;   

 (3)除特殊规定外,捐赠金额不超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30%。  

  另外,对符合下列捐赠方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个人捐赠,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向老年活动机构、教育事业的捐赠;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用于公益性、救济性的捐赠。   

  例如:公民李某2009年3月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将其中200元直接捐赠给四川省某贫困山区失学儿童,通过S区教育局将其中1000元捐赠给P学校;李某同月在A培训中心讲课取得劳务报酬所得8000元,将其中2000元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李某当月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1)李某直接对失学儿童的捐赠200元不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通过教育局对学校的捐赠,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允许扣除。

  李某本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4000-2000=2000(元)

  工资、薪金所得可扣除的捐赠限额=2000×30%=600(元)   

  当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4000-2000-600)×15%-125=85(元)   

  (2)李某对红十字会的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8000×(1-20%)=6400(元)   

  当月应纳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00)×20%=880(元) 

  李某当月共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85+880=965(元)

责任编辑:zo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948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样处理精神病人借网贷?
法律分析:精神病人借网贷还不了,如果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
一位朋友被刑事拘留,他的家人不想请律师
“刑事拘留后,犯罪嫌疑人或者近亲属可以委托律师辩护。至于是否需要,还要看具体案情,如果是属于重大刑事案件,还是请律师为好。”
我被儿媳打了该怎么维权?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单位扣工资问题
如果单位扣工资不合理,劳动者首先应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以支持自己
印花税优惠政策2022
印花税优惠政策2022
一般税收优惠
外地车北京六环禁行吗?
外地车在北京六环的限行规定因车辆类型、时间和具体政策而异。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了解限行政策、办理进京证、避开限行时段和路段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出行需求、时间
车辆是本人的,但
在报案时,您需要提供车辆的证明文件,如行驶证、车辆登记证等,以证明车辆的所有权。同时,提供与开走车辆的人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监控录像等,有助于警方调查。
问下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哪一年换
下届中央领导换届时间未定。换届是政治生活的大事,通常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建议关注官方动态,了解具体时间和安排。同时,换届过程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选举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