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一)

更新时间:2012-12-27 02: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外商投资的生产性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所得税,第3年到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的,报有

一、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外商投资的生产性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所得税,第3年到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的,报有关部门批准,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年151号)。

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减免税期满后,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已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外商投资的一般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外商投资生产性企业,从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所得税,第3年到第5年减按12%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外商投资企业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年度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4.在中国沿海地区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成都高新区,外商投资占25%以上的,视同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若干政策规定》)。

5.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等部门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年73号)。

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其从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在提取前直接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或在提取后直接用于投资举办其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40%的所得税。外商投资者从企业获得的利润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723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嘉兴地区设立公司 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
需根据当地政策确定,建议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咨询当地主管部门处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广州工资6000税后多少?
广州工资6000税后多少?
区域税收优惠
如果工商局发现过期产品低于50元,该怎么处罚?
过期产品处罚规定:一般是按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计算罚款的。违反法律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分阶段买了一辆二手车,想退可以退吗?
协议上面有没有写退车的条款呢?建议和对方协商处理
车辆购置税在哪儿交
车辆购置税在哪儿交
区域税收优惠
车祸住院,我想问一下这笔钱后期需要我还吗?
根据《机动车交强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伤人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如下:第一步:报案。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2、开车到保险公司。
你好私人老板没签合同因拒绝加班被开除不给结算工资可不可以仲裁
针对此情况,你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劳动仲裁。投诉较为简便,但效果可能有限;劳动仲裁程序相对复杂,但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能更好保障你的权益。
邮政外包人员,端午节没有加班费,还要上班合法吗
不合法。若公司未支付加班费,可先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问题仍未解决,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户口本是要我自己的还是户主的
在涉及法律事务时,户口本的使用情况因具体需求而异。如办理结婚登记、房产过户等,通常需要提供户主页以证明家庭关系;而办理身份证、护照等个人事务时,则主要提供个人页
被人恶意注销账号
恶意注销他人账号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可能需要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接受行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